top of page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全9册 2013高清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全9册 2013高清

¥18.00價格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全9册 2013高清
  •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全9册 2013高清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全9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出版。

     

    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以气吞山河之势,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大地上,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一一淮海战役。这是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它的胜利,连同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统治政权,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人民军队在兵力、装备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了中外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树立起了一座经典战役丰碑。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发挥集体智慧的伟大胜利。淮海战役总前委及各级指挥员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作战方针、指示和命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真知灼见,达到了上下一致、高度统一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功能的伟大胜利。战役中各级指挥员深入学习中央军委的作战方针和指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和战斗英模的光荣事迹激励斗志,使我军指战员始终保有顽强的斗志、必胜的信心和高昂的士气。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群众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不惜倾家荡产,全力以赴支援,为战役胜利提供保障,展现了人民战争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担架抬出来的,小米喂出来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淮海战役精神的伟大胜利。战役中,各级指战员前仆后继,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顾全大局,令行禁止;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群策群力,瓦解敌军.一.集中体现了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淮海战役精神。这是人民解放军以少胜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创造世界战争史上60万战胜80万战争奇迹的强大力量。

    淮海战役纪念馆编撰的《淮海战役史料汇编〉即将出版。我相信,这部五卷本400余万字的史料集必将为广大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淮海战役提供丰富的资料,为建设和保卫国家,推动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书目: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1 战役卷 上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2 战役卷 中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3 战役卷 下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4 支前卷 上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5 支前卷 下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6 将领卷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7 英烈卷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8 追忆卷 上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9 追忆卷 下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出版说明:

    为了在“存史、资政、育人"的指导思想下给后人保存一份完整的精神财富,深入系统地挖掘本馆藏品的学术研究、社会利用价值,更好地发挥文化教育作用,本着“以利用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原则,我们决定编纂出版这套《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全书共五卷九册,总计400余万字,近3000幅图片,分别为〈战役卷〉(上、中、下k《支前卷月上、下)、《将领卷〉、《英烈卷头《追忆卷》(上、下),各卷相互关联,又自成一体。〈战役卷》以历史文献、文物、照片为主要编辑内容,依时间顺序和战役进程编排,完整冉现了淮海战役发生、发展、胜利的进程。〈支前

    卷》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支援淮海战役的伟大壮举。《将领卷〉编撰了近200位淮海战役国共双方将领以及解放区支前领导的小传。《英烈卷》收录了3万余名烈士(同姓名者略)的名录,部分烈士的事迹材料及其亲友的回忆,突出反映了淮海战役烈士的英雄业绩。《追忆卷〉通过国共双方战争亲历者及其亲友的

    回忆、编者对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馆〕等纪念地的描述,再现了当年的烽火战事,体现后人对战争的思考。

     

     

    纵观整套书,《战役卷》、〈支前卷》主要为文献摘录,其中绝大部分史料来源于本馆馆藏,有相当部分系首次披露。《将领卷》客观记述参战国共双方将领的生平,突出其在淮海战役中的事迹。《英烈卷》全部为藏原始资料,展现了人们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尤其是烈士英名录,更是首次完整公布。《追忆卷〉融贯国共双方亲历者的回忆、亲友的追忆与后人的思考,多层次反映战役面貌和战争本质。总之,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集聚最具价值的史料,配以图片,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淮海战役全貌,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当然,囿于馆藏史料与编者水平的限制,本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