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 全1巨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工具书丛刊 2011清晰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 全1巨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工具书丛刊 2011清晰

¥5.00價格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 全1巨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工具书丛刊 2011清晰

  •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 全1巨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工具书丛刊 2011清晰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PDF电子书全1巨册,由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工具书丛刊》之一。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的内容,力求包括清代典制的所有门类,诸如:政制、机构、职官、铨选、任用、考核、奖惩、世职、土职、暮友、吏役、行政区划、户口、土地、赋役、税课、财政、商贸、屯垦、荒政、盐茶、铜政、币制、漕运、兵制、兵器、军备、八旗、邮驿、刑律、司法、建筑、工程、作坊、陵寝、采捕、进贡、学校、科举、礼乐、民族、部落、盟旗、宫庭、宗室封爵、皇庄、官庄、内府、外务、海关、文书档案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各方面的制度。有些虽不属典章制度,但与典制有关的公文用语、专业用语、官场称谓、皇家园囿、寺庙、节令风俗等名词,也适当撰写辑人。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所有词目释文,主要依据清代官修的典章制度专书,如清五朝《大清会典》嘉庆光绪两朝《大清会典事例》、各部院等机构《则例》、《清朝通典》、《清朝通志》、《皇清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及《清史稿》。也直接查核过有关清代档案及参阅了《清实录》、《起居注》等官修资料书,因为我们认为,诠释清代典章制度,还是清代官文书及官修之典章制度专书最为全面,最有权威。《大清会典》,是当时通行的行政法规汇编,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专书,其内容应该最为准确。清代私人著作中有关清代典章制度的记述也很多,我们在撰写释文时,也都尽量参阅。但这些私人著述中所记叙之典制史事,因作者的不同及记叙时间、地点的差别,难免见仁见智而有所差异。因此我们使用材料的原则是,私人著作只能用作官修专书的补充,而一般不作为主要的依据,这是本书在材料使用方面所应说明之处。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出版说明:

    典章制度,是我国古代历代王朝用以设官分职、敷政治民及协调统治集团内部关系、规范统治方法的准则和法规,其与一代王朝的治乱兴衰关系极大。每一王朝,在其夺得政权控制全国以后,都会立即着手整顿和制订一系列典章制度,作为其立国之规模体制,以期有效地统治人民和驾驭群臣,从而达到长久巩固政权的目的。商周是如此,秦汉隋唐以迄宋元明清莫不如此。尤其是清王朝,以一个关外少数民族—满族的上层贵族,控制了全国政权统治着以汉族为主体的人数众多的中华各民族,为了巩固自身的政权、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更刻意研究其统治的方法,接受以前历朝统治的经验和教训,故特别重视典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清王朝一方面强调“祖宗成法”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总结新的统治经验,不断地充实已有典章制度的内容,适时地制订或修改各种法规和制度,以便将各种各样的案例和零散的统治方法加以系统化、条文化,使之成为实施统治的依据。清代会典会典事例、各种则例、通典、通志、通考等典制专书的官修并一再续修或重修,就是上述政治需要的产物。特别是清代的五部《大清会典》,作为集一代典制大成的行政法规汇编,对清王朝实施对全国的有效统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邓之诚在《中华二千年史》中说:“清以例治天下,一岁汇所治事为四季条例,采条例而为各部则例。新例行,旧例即废,故则例必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采则例人会典,名为会典则例或事例。”这就比较清楚地说明了清王朝重视典章制度、不断修改增补及完善其典章制度并最终汇入《大清会典》的具体过程而清圣祖在下令纂修清代第一部《大清会典》的敕谕中,对制订完善典章制度在实施统治过程中的作用,更有明确的论断:“朕闻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治法,著为道揆,布在方策,用以昭示臣民,垂宪万世,至弘远也…务使文质适中,事理咸备,行诸今而无弊,传诸后而可征。悉心考订,克成一代之典,俾子孙臣庶,遵守罔愆,以副朕法祖图治之意。”这“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治法”的论断及“法祖图治”的设想,既是清代纂修会典的意图所在,也是清圣祖对典章制度的重要作用的精辟概括。一定历史时期的典章制度,是该时期处理君臣、官民、中央与地方、政务与事务以及中外关系方面的纲领,也是解决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问题的方针原则,而且典制条文与其贯彻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例相结合,其本身就是该时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典章制度既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线索,也是研究历史所不可或缺的素材。研究历史就必须研究典章制度。但是,典章制度本身的门类众多,范围广泛且因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朝代屡经更替,环境事物多有变易,同一名称的典制在不同的时代往往似是而非,而不同名称的典制在后的王朝却有可能似异而源同。要理清其中的因果关系,了解其确切含义,实属不易。即以清代而言,其典章制度大多沿自明代,而明制与古制则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自己的创新,本身就比较复杂;清代在沿袭明制的同时,又保持了其满族的成套制度和习俗,其典制变得更为复杂。并且清初的典制,到雍乾时期又有了较多的变化和损益。尤其是到了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其典制也相应有许多的更改。几经变化的清代典制,既与我国古制有源同之处,又有许多独特之点;既与现今的某些典制名称或条文有某些相联系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更增加了我们现今理解和熟悉清代典章制度的难度。尤其是有些清代典制,如礼制、乐制、服饰等,由于新旧时代本质的不同及研究乏人,已成为十分陌生的冷难课题。因此,我们才决心编撰这本《清代典章制度辞典》,以期为清史教学、研究及爱好清史的广大读者,提供某些方便条件。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在编撰过程中,还着重参考了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徐连达《中国历代官制词典》、俞鹿年《中国官制辞典》、孙文良等《满族大辞典》、林振翰《盐政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及《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史》、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李鹏年等《清代六部成语词典》、梁思成《清代营造则例》北京文物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辞典》、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辞典》、苑书义主编的《中国近代化大辞典》及《清文总汇》等已有专书或工具书,在此谨向以上各书的著作者、编辑者及出版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清代典章制度辞典》在编撰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华书局刘德麟编审、陈铮编审、沈致金主任等专家的帮助和审正,更承蒙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戴逸教授、马大正研究员、朱诚如教授、成崇德教授以及罗明教授、王俊义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教,在此谨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