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清诗话及续编 全6册 王夫之 郭绍虞 1983清晰

清诗话及续编 全6册 王夫之 郭绍虞 1983清晰

¥12.00價格
清诗话及续编 全6册 王夫之 郭绍虞 1983清晰
  • 清诗话及续编 全6册 王夫之 郭绍虞 1983清晰

    《清诗话》及《清诗话续编》全6册,其中《清诗话》为上下2册(2册合1),王夫之撰,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清诗话续编》全4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
     
     
    《清诗话》及《清诗话续编》书目:
     
    清诗话 上下2册
     
    清诗话续编 1
     
    清诗话续编 2
     
    清诗话续编 3
     
    清诗话续编 4
     
     
    《清诗话》目录:
     
    姜斋诗话  王夫之
    答万季埜诗问 吴乔
    钝吟杂录  冯班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 张泰来
    梅村诗话   吴伟业
    寒厅诗话   顾嗣立
    茗香诗论   宋大樽
    律诗定体   王士祯
    然镫记闻   何世璂
    师友诗传录 王士祯等
    师友诗传续录  王士祯
    渔洋诗话   王士祯
    王文简古诗平仄论  翁方纲
    赵秋谷所传声调谱  翁方纲
    五言诗平仄举隅    翁方纲
    七言诗平仄举隅    翁方纲
    七言诗三昧举隅    翁方纲
    谈龙录  赵执信
    声调谱  赵执信
    声调谱拾遗  翟翚
    蠖斋诗话  施闰章
    漫堂说诗  宋荦
    而庵诗话  徐增
    诗学纂闻  汪师韩
    莲坡诗话  查为仁
    说诗晬语  沈德潜
    原诗  叶燮
    全唐诗话续编  孙涛
    一瓢诗话  薛雪
    拜经楼诗话  吴骞
    唐音审体  钱木庵
    辽诗话  周春
    秋窗随笔  马位
    野鸿诗话  黄子云
    履园谭诗   钱泳
    说诗菅蒯  吴雷发
    秋星阁诗话  李沂
    贞一斋诗说  李重华
    汉诗总说  费锡璜
    山静居诗话  方薰
    岘佣说诗  施补华
    消寒诗话  秦朝釪
    续诗品  袁枚
     
     
     
    《清诗话续编》目录:
     
    诗辩坻
    春酒堂诗话
    抱真堂诗话
    诗筏
    载酒园诗话
    围炉诗话
     
    古欢堂杂著
    诗义固说
    西圃诗说
    兰丛诗话
    絸斋诗谈
    小澥草堂杂论诗
    龙性堂诗话
    剑溪说诗
    瓯北诗话
    诗学源流考
    石洲诗话
    雨村诗话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葚原诗说
    静居绪言
    国朝诗话
    石园诗话
    老生常谈
    小清华园诗谈
     
    三家诗话
    辍锻录
    退庵随笔
    养一斋诗话(附李杜诗话)
    竹林答问
    白华山人诗说
    问花楼诗话
    筱园诗话
    诗概
     
     
     
    关于《清诗话》:
     
    相对于前代地域选本来说,清诗地域选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极度繁盛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地域范围的广阔性、层级分布的完备性以及编辑规模的宏大性三个方面。同时,大量的清诗地域选本也促使清代诗歌生态地域性特征的形成。在诗学批评方面,清诗地域选本既可以利用自身体例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诗学主张,也可以通过与主流诗学话语的附和或疏离来体现地域选本的批评意识。 
    一清诗地域选本繁盛的具体表现 
    清诗地域选本的繁盛首先表现为地域范围的广阔性。清代以前的地域选本多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如唐代殷璠所辑《丹阳集》,宋代孔延之、黄康弼合辑的《会稽掇英总集》,元代汪泽民、张师愚合辑的《宛陵群英集》,明代徐熥所辑《晋安风雅》、韩阳辑《皇明西江诗选》以及陈是集所辑《溟南诗选》等,而其他地区如北方广大地区、西南边陲地区等则罕有选本编刻。这种地域选本发展不平衡的情形在清代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一方面,江南与浙江等东南地区的编纂风气愈加兴盛,另一方面,北方、西南等地的清诗选本也逐步增多,形成了以江、浙地区为主导,其他地区渐次辐射的地域选本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清诗地域选本总数接近270部。江南省(即今江苏、安徽两省)为92部,浙江省为78部,这两个地区的清诗地域选本总数达到170部之多(尚不包括横跨两地的《江浙十二家诗选》、《吴越诗选》和《吴越杂事诗录》三部地域选本),约占清诗地域选本总数的2/3。其次为广东11部,山东、福建均为十部,直隶、湖北九部,四川、山西、云南皆有七部,贵州六部,湖南五部,广西四部,江西三部,河南二部,陕西、甘肃、辽宁和吉林各一部。可见,除却江浙地区以外,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有清诗选本出现,部分地区的选本编纂活动还较为昌炽。 
    其一,清代北方地区的地域选本逐步兴起,尤以直隶、山东和山西为甚。早在康熙年间,当时的诗坛领袖王士禛在给朱彝尊的信中,便已经谈到了“选家通病,往往严于古人而宽于近世,详于东南而略于西北”的现象( 王士禛:《与朱彝尊论〈明诗综〉札二首》,杨谦:《朱竹垞先生年谱》,乾隆木山阁刻本,第39页。)。而这种“详于东南而略于西北”的通病,造成的是北方大批“怀才抱异、伏处岩穴者,既不克附青云之士,又不得东南剞劂之便,覆瓿饱蠹、湮没而不彰者不知其几矣”的惨淡局面( 刘绍攽:《二南遗音初集·自序》,乾隆二十八年刻本。)。自清中叶以来,北方选家在地域选本总体繁盛的大背景下,自觉意识到了编选本地区诗歌选本的重要性,也选编刊刻了不少清诗地域选本,逐步缩小了在选本领域中的南北差距。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地域选本有:陶梁辑《国朝畿辅诗传》、王国均等辑《国朝沧州诗钞》及其续钞、李锡麟等辑《国朝山右诗存》、卢见曾辑《国朝山左诗钞》、杨淮辑《国朝中州诗钞》以及刘绍攽辑《二南遗音》等。
    其二,西南地区如蜀、滇、黔、桂等地区的选本编纂也蔚然成风。自古以来,这些地区都被视为偏远蛮荒之地,与东南沿海或中原地区相较,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个别地方诗歌创作的风气基本上在明代才开始形成,如王灿所云:“吾滇诗学启于明而盛于清。”( 王灿:《滇八家诗选·序》,民国31年(1942)大理铅印本。)与此相应,地域诗选的编纂也相对滞后。但清中叶以降,这些地区的清诗选本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了如《国朝滇南诗略》、《国朝全蜀诗钞》、《峤西诗钞》、《播雅》等一批有代表性的清诗地域选本。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诗地域选本的编纂活动甚至蔓延到了一些极其偏远的地区。例如位于云南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丽江府,有赵联元辑《丽郡诗征》问世;位于甘肃西南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地带的狄道州,有李苞辑《洮阳诗钞》刊刻;即使远在关外的辽东、白山一带,也出现了《辽东三家诗钞》和《白山诗介》等地域选本。由此可见,清代地域选本所涉及的区域范围空前广阔。就清代的行政区划格局而论,除了关外的黑龙江和少数民族聚居的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之外,全国其他省府皆有清诗地域选本的编刻活动。这正如民国初年陈衍所云:“近世诗征之刻,几遍各省;下至一郡一邑,亦恒有之。此十五国风之支流也。”(陈衍:《江上诗钞·补序》,顾季慈、谢鼎镕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版,第 1476页。) 
    其次,清诗地域选本的繁盛还表现为层级分布的完备性。清代以前的地域诗选本大多集中在府、县一级,省级地域选本所涉甚少,有明一代仅有韩阳辑《皇明西江诗选》、邓原岳辑《闽中正声》和费经虞辑《蜀诗》等寥寥数种;而乡镇一级更是阙如,空间分布显然不够平衡。至清代,不论在省、府一级还是在县、镇一级均比前代有了较大的进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层级分布格局。 
    就省级地域诗选来说,清代诸省虽然在选本数量上有所差异,但基本上每省皆有清诗地域选本编刻。直隶有陶梁所辑《国朝畿辅诗传》,山西有李锡麟等辑《山右国朝诗存》,山东有卢见曾辑《国朝山左诗钞》,河南有杨淮辑《国朝中州诗钞》,江苏有王豫辑《江苏诗征》,安徽有陈诗辑《皖雅初集》,浙江有阮元辑《两浙輏轩录》,福建有郑杰辑《国朝全闽诗录》,广东有凌扬藻辑《国朝岭海诗钞》,四川有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贵州有莫庭芝、黎汝谦等辑《黔诗纪略后编》,云南有袁文揆辑《国朝滇南诗略》等。 
    清代地域选本在府、县一级继承了前代地域选本的传统,但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突破。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乡镇一级,清诗地域选本也层出不穷,填补了前代这一层级地域选本的空白。我们以浙江清诗选本为例来看清诗地域选本的层级分布情况。 
    清代浙江省共有十一府,分别是湖州府、嘉兴府、杭州府、严州府、绍兴府、衢州府、金华府、台州府、处州府、温州府和宁波府。其中,府级地域选本主要有《国朝湖州诗录》及其《续录》,《国朝杭郡诗辑》及其《续辑》、《三辑》,《国朝严州诗录》,《国朝绍兴诗录》,《本朝甬上耆旧诗》,《台诗三录》等;县级地域诗选则更多,如余姚县就有《国朝姚江诗存》、《姚江诗录》、《姚江诗辑》和《续姚江逸诗》四种县级地域诗选,嵊县有《国朝嵊诗钞》,诸暨县有《诸暨诗存续编》、《诸暨诗英》,上虞县有《国朝上虞诗集》、《上虞诗选》,天台县有《国朝天台诗存》、《天台诗征内编》,临海县有《临海诗辑》,长兴县有《长兴诗存》等,不胜枚举。 
    在浙江各层级的地域选本中,乡镇一级的地域选本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以嘉兴府为例,其秀水县闻湖镇就有孟彬辑《闻湖诗钞》、李王猷辑《闻湖诗续钞》、李道悠辑《闻湖诗三钞》等地域选本;其嘉兴县梅里镇也有李维均辑《梅会诗人遗集》,李稻塍等辑《梅会诗选》,许灿辑《梅里诗辑》以及沈爱莲辑《续梅里诗辑》等;嘉兴县竹里镇有李道悠辑《竹里诗萃》、祝廷锡辑《竹里诗萃续编》等;其桐乡县濮院镇有沈尧咨、陈光裕合辑《濮川诗钞》等;其嘉善县魏塘镇有唐啸登辑《魏塘诗存》等;其平湖县当湖镇有朱壬林辑《当湖朋旧遗诗汇钞》,乍浦镇有盛坰辑《龙湫嗣音集》;其海盐县澉浦镇有吴宁辑《澉川二布衣诗》;海宁县硖石镇有李榕编《硖川五家诗钞》和周广业辑《海昌诗系》等。 
    由此可知,清代乡镇一级的地域选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除却浙江省外,江苏省各府也有一定数量的乡镇地域选本。以苏州府为例,其吴江县黎里镇有徐达源所辑《国朝吴郡甫里诗编》,元和县周庄镇有陶煦所辑《贞丰诗萃》,长洲县木渎镇有汪正所辑《木渎诗存》等。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和其他层级相比,此类地域选本的分布范围还比较小,主要出现在江、浙两省的环太湖流域一带,而在其他地区则相对稀少(就目前所知,仅有安徽安庆府桐城县枞阳镇王灼辑《枞阳诗选》等零星几种问世。)。乡镇地域选本在江浙地区的兴起充分表明这一区域文化氛围的浓厚和文化水平的发达,同时也说明了清诗地域选本正有序地向较小的行政区域纵深推进。 
    综上可见,这四个层级的清诗地域选本各自都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其中各层级间的关系也极为密切,下级为上级创造广阔基础,上级又为下级提供基本框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构成了一个初具体系的地域选本网络。 
    最后,清诗地域选本的繁盛还表现为编纂规模的宏大性。 
    清代以前的全国性当代选本特别是明人选明诗已初具规模,如俞宪所编《盛明百家诗》卷数已达324卷,而朱之蕃所辑《盛明百家诗选》收诗7000余首。但是前代的地域诗歌选本总体而言编纂规模较小,如《溟南诗选》只收入28位作者的诗作,像《晋安风雅》之类收录264位诗家、作品过千的地域选本并不多见,故明代程敏政纂《新安文献志》,收诗不过1034首,即已被时人“推为巨制”(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1715页。)。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