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 全3册 2012高清
¥9.00價格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 全3册 2012高清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 全3册 2012高清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PDF电子书全3册,由文物出版社2012年出版。《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是牛河梁遗址1983、2003年度考古发掘报告,全书分上册、中册、下册与附图册四部分。上册、中册为文字、插图和附表。内容包括遗址概况、第一地点的试掘资料和第二、五、十六地点的发掘资料,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部分;下册为图版;附图册收录第二、五、十六地点的遗迹总图。《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书目: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 上册 文字、插图和附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 中册 文字、插图和附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 下册 图版《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说明:各地点的遗迹与遗物均单独编号。如N2ZIM1,表示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1号墓;N5ZlM1,表示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一号冢1号墓(其中N代表牛河梁遗址,数字代表地点,z代表积石冢,M代表墓葬)。遗物编号在遗迹编号后续编出土单位及遗物号,如N2ZIM1:1,表示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1号墓出土一号器物。第五地点地层出土遗物编号,将XC、ZC和sc的代号编人,如N5XC;1,表示第五地点下层地层出土一号器物;N5ZCZ2.1,表示第五地点下层积石冢阶段二号冢地层出土一号器物;N5SCZ2:1,表示第五地点上层积石冢阶段二号冢地层出土一号器物。为方便阅读查找,各地点的插图单独编号,各自起讫,并在插图号前加各地点遗址编号以示区别,如第一地点插图编号为NI图一,NI图二,等等;第二地点插图编号为N2图一,N2图二,等等。本书图版则将各地点出上的遗迹遗物照片集中编列,连续编号经正式发掘的四个地点以积石冢为主要内容,诸积石冢所包含的遗迹和遗物,在叙述程序和遗迹、遗物的称谓上,尽量求得统一。对个别遗迹(如积石冢的界墙)、个别器物(如非陶筒形器中的罐壶类),在称呼上则依各地点遗迹与遗物的实际保存情况兼顾了某些差别。第二地点发掘的墓葬数量多,发掘时间长,参与人员前后有较大变化,在墓葬情况介绍时增加了各墓葬发掘时间和参加人员。所发掘的墓葬形制、结构有较多差别,本书对其进行了型式的划分。《1983-2003年度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上册)》编辑说明第一章 总述第二章 第二地点第三章 第三地点《1983-2003年度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中册)》第四章 第五地点第一节 概况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二 发现与发掘经过三 地层关系与遗存分布(一)T1207-T1213东侧探沟东壁剖面(二)T1208、T1209东侧探沟西壁剖面(三)其他叠压和打破关系第二节 下层遗存一 灰坑及其出土遗物二 地层出土遗物(一)石器(二)陶器三 出土遗物分析(一)陶器(二)石器(三)骨器(四)兽骨第三节 下层积石冢阶段遗存一 一号冢(N5ZCZ1)(一)墓葬N5Z1M5N5Z1M6N5Z1M7(二)祭祀坑N5JK3N5JK4N5JK5N5JK6N5JK7N5JK8N5JK9(三)灰坑N5H49(四)下层积石冢一号冢地层出土遗物二 二号冢(N5ZCZ2)(一)墓葬N5Z2M7(二)祭祀坑N5JK1N5JK2(三)下层积石冢二号冢地层出土陶器三 出土遗物分析(一)陶器(二)石器(三)玉器第四节 上层积石冢阶段遗存一 一号冢(N5SCZ1)(一)环壕(N5G1)(二)冢体(三)墓葬N5Z1M1(四)圆形石堆(五)上层积石冢一号冢地层出土遗物二 二号冢(N5SCZ2)(一)冢体(二)墓葬N5Z2M1N5Z2M2N5Z2M3N5Z2M9(三)上层积石冢二号冢地层出土遗物三 三号冢(祭坛,N5SCZ3)(一)坛体(二)人骨N5Z3M1(三)祭坛(三号冢)地层出土遗物四 堆石遗迹五 出土遗物分析(一)陶器(二)石器(三)玉器第五节 其他遗迹、遗物一 时代不确定的墓葬N5Z1M3N5Z1M4N5Z1M8N5Z2M4N5Z2M5N5Z2M6N5Z2M8二 采集遗物(一)石器(二)玉器(三)骨器(四)陶器三 N5H19及出土红山文化陶器四 N5SCZ2东部出土的陶筒形罐第六节 小结第五章 第十六地点第一节 概况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二 发现、发掘经过与收获三 地层堆积与遗存分布(一)T0806东壁剖面(二)T0907西壁剖面(三)79T5南壁剖面(四)79T5西壁剖面(五)79T5北壁剖面(六)T0908-T1108南壁剖面(七)T1008-T1010东壁剖面(八)T0908-T0909西壁剖面(九)79T1内H97打破M8剖面(一○)79T1-79T3北壁剖面(一一)T1207东壁剖面(一二)T1208东壁剖面(一三)T0811南壁剖面(一四)T1214东壁剖面(一五)T1216东壁剖面(一六)T1107-T1116东壁剖面(一七)T0710-T1410北壁剖面第二节 红山文化遗存一 竖穴土坑墓葬遗存(一)概况(二)墓葬分述N16M2N16M7N16M8二 下层积石冢相关遗存(一)第④层出土遗物(二)79T1-79T5第③层出土遗物(三)N16H97(四)79F1三 墓葬N16M9及相关遗存(一)N16M9(二)N16H98(三)N16H99四 西侧墓葬遗存(一)概况(二)墓葬分述N16M1N16M11N16M10(三)积石堆积内出土遗物五 上层积石冢(N16Z1)遗存(一)概况(二)冢体(三)冢体出土陶器(四)冢内墓葬综述(五)冢内墓葬分述N16M4N16-79M1N16-79M2N16-79M3N16M12N16M13N16M14N16M15(六)N16Z1积石层出土玉器第三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一 遗迹(一)房址(二)窖穴(三)灰坑(四)灰沟(五)环壕(六)砦墙二 出土遗物(一)陶器(二)石器(三)细石器(四)骨、角器第四节 小结第六章 遗址区采集的红山文化玉器第七章 综合与讨论第一节 综合分期一 典型地层关系的选择(一)已发掘的四个地点(二)试掘的两个地点(三)调查的地点二 陶器分类与分型(一)筒形器及有关陶器(二)非筒形器陶器三 地层关系与共存陶器相应变化的综合分析(一)各个地点可以相互对应的地层关系及共存陶器(二)各个地点特殊的地层关系(三)其他各地点四 综合分期及遗址形成过程的推定(一)分期(二)从遗址分期看诸遗址形成过程第二节 积石冢特征分析一 选址二 结构(一)下层积石冢(二)上层积石冢第三节 关于玉器一 出土概况二 分类、造型与功能分析(一)人形玉器(二)动物形玉器(三)斜口筒形玉器(四)勾云形玉器(五)玉璧(六)环形玉(七)珠形玉(八)耳坠(九)棒形玉(一○)三孔玉梳背饰(一一)玉贝及其他三 组合四 制作技术举例(一)选料(二)切割成形(三)钻孔与掏孔(四)平雕、圆雕与镂雕(五)打磨(六)饰纹五 “唯玉为葬”的习俗第四节 遗址群一 选址与环境二 遗址的类型与组合(一)类型划分(二)遗址组合三 遗址分布规律第五节 牛河梁遗址在红山文化中的地位一 发展阶段二 牛河梁遗址在红山文化分布区的位置三 牛河梁遗址所反映的社会变革(一)积石冢所反映的群体间的独立性及差异(二)中心大墓与等级分化(三)由下层积石冢到上层积石冢之间的突变(四)一个史前祭祀中心的形成第八章 多学科综合研究第一节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环境考古研究一 遗址区现代自然环境概况二 遗址文化层样品分析结果(一)遗址建筑石料样品鉴定(二)遗址文化层动植物残体分析(三)遗址文化层样品的孢粉分析三 大凌河上游全新世阶地剖面沉积样品的古环境分析(一)部分沉积样品的年代测定和沉积物粒度特征(二)黏土矿物分析(三)孢粉分析四 讨论与结论(一)红山文化晚期的繁荣和牛河梁遗址形成同环境的关系(二)牛河梁遗址地理位置及其建筑选址同环境的关系(三)牛河梁遗址建筑石料选择与古人对地质和岩性的认识与利用第二节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积石冢砌石墓出土人骨研究一 资料二 性别与年龄三 颅骨的形态观察与测量四 比较与分析(一)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类型的比较(二)牛河梁组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三)与先秦时期邻近地区古代各组、各类型的比较五 骨骼的病理观察六 身高的推算七 脑容量的推算八 小结第三节 牛河梁积石冢墓地红山文化居民的线粒体DNA分析一 材料与方法(一)样本采集与处理(二)DNA的提取(三)DNA的扩增与电泳检测二 结果与讨论第四节 牛河梁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鉴定报告一 动物属种鉴定(一)属种鉴定(二)典型动物记述二 动物骨骼的分布和数量三 人工敲击骨片四 几点认识第五节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石料研究一 牛河梁遗址石料及周围相关出露岩石情况的考察(一)牛河梁遗址石块(板)及石器分布概况(二)牛河梁遗址石料的现场考察及取样二 牛河梁遗址石料及周围相关出露岩石切片的显微观察(一)牛河梁遗址石料切片的显微观察(二)周围相关出露岩石切片的显微观察三 出土石器质料的肉眼鉴定四 牛河梁遗址石料选用的分选性和来源研究(一)石料选用的分选性分析(二)石料来源分析五 小结第六节 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采集红山文化玉器碎片标本鉴定报告一 总体观察与比重测试二 红外光谱物相分析三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四 微量元素分析第七节 牛河梁遗址出土玉器技术初探一 前言二 玉料来源、采集与运输(一)软玉矿源问题(二)玉料采集问题(三)玉料运输问题三 玉器制作体系(一)单个体系玉器(二)多个体系玉器四 玉器加工技术(一)破裂(二)摩擦五 总结第八节 牛河梁遗址出土墙皮残片的检测一 样品的性状观察二 样品的检测三 结果和讨论四 结论第九节 牛河梁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人骨的鉴定第十节 牛河梁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人骨的线粒体DNA分析附表牛河梁遗址考古大事记后记《1983-2003年度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下册)》图版附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