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共42册 2012-2016 高清
¥56.00價格
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共42册 2012-2016 高清
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共42册 2012-2016 高清
《现代世界佛学文库》共42册,由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至2016年出版。《现代世界佛学文库》屬於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立項的“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第一期工程已經得到貴州省新聞出版局的出版基金資助。這個《文庫》的總編纂指導者是國內著名佛教學專家。參與編纂工作的有老中青三代學人。中青年學者們都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三十多年中成長起來的佛教學才俊。老一輩的學者有中國人民大學的方立天教授、北京大學的樓宇烈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名譽學部委員黃心川教授和楊曾文教授等。承擔《文庫》出版任務的是我們貴州大學出版社。本出版專案分為三期工程進行,計劃搜羅或再版國際佛教學研究界的最重要作品,所涉及的主要是中國(含臺灣地區)、日本和歐美的佛教學研究界在過去二百年中的標杆性作品。《现代世界佛学文库》為開放性的出版項目,其最終出版的規模大小,取决於所涉及作品的版權的解決,更取決於貴州大學出版社的經濟實力,也取決於參與本《文庫》從推薦書目到編纂出版的合作者的努力。本社之所以不自量力,承擔了這麼一個耗資大、耗時長而費力甚艱的文化工程,所企望者,是為國內的佛教學研究界提供一批便於利用的經典之作,為中國的文化建設與文化繁榮盡一個出版者的綿薄之力,當然,還有巡禮過去二百多年來世界佛教學研究中輝煌成果的用意。我們相信,佛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精神財富之一。佛教學研究是全人類共同的宗教學術探索的精神活動,它也是東西方人文學者的精神創造力的結晶。《现代世界佛学文库》书目: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法显传》考证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布顿佛教史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禅宗论集 中国佛教史论集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大乘佛学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佛教的本质及其发展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佛教改革家日莲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佛教伦理学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佛教逻辑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佛教艺术、音乐、戏剧、美术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佛教语言论集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佛教哲学:一个历史的分析 观音:半个亚洲的信仰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胡适禅宗研究文集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基础佛学论集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佛教概论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南传大藏经解题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如来藏思想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丝路与佛教文化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太虚大师佛学论集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唐代文学与佛教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天台思想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天台性具思想论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唯识思想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五代宗教史年表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西洋佛教学者传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小乘佛教思想论:一名阿毗达磨佛教思想论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小乘佛学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印度佛教史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印度佛教史:大乘与密教 下册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印度佛教史:原始与部派 上册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印度佛教思想史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印度和锡兰佛教哲学: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印庋逻辑和原子论:对正理派和胜论的一种解说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印度逻辑学论集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印度思想与宗教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原始佛教思想论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中观思想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中观哲学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中国禅宗史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中亚佛教艺术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中印佛教思想史 般若思想史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周叔迦佛学论集《现代世界佛学文库》出版说明:佛教原本是東方思想寶庫當中的最重要的一份財富。兩千多年前,佛教在印度誕生。它從那裏向四面八方傳播,在南方形成了巴利語佛教:經西北方的中亞向遠東傳播,形成了漢語系的佛教佛教思想在中、韓、日三國的民族文化當中生根發芽,開出了朵朵奇葩;佛教也在“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尋到了自己的家園,孕育出神奇瑰麗的藏語系佛教文化。對於西藏佛教的關注,從二十世紀中期開始,已經成為世界宗教文化研究的熱點。這三大語系的佛教,又稱為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其中南傳佛教,因為其教理教義上距佛陀本人生活佈道的時期最近,往往被認為深得原始佛教的真義,是初期佛教部派時期的上座長老們的傳統,故也稱上座部佛教。北傳佛教的經典語言是中古以來的漢語,故也稱漢傳佛教。漢語系的經典,自西元之初以降,及至近代,一直使用漢文書寫流傳於世。佛陀的言教,雖然譯自當時的梵語或中亞地方語言,但一經寫為漢文佛典,也在古代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通行無阻。藏傳佛教的經典形成於十世紀以後,書寫系統和宗教內涵都深受印度思想文化的浸淫。從空間位置上看,誕生於古代印度的佛教,雖然向四方傳播,但其最顯著的成果則只在東土和南方顯現。在世界史上的西元之初,佛教並未涉足北方的西伯利亞草原,當時那裏生活的遊牧人群,還無緣沐浴印度的思想光輝;而在同時期的歐洲,因為先已有燦爛的希臘羅馬文明,更有新近誕生的基督教,以及在中近東已經存在上千年的猶太宗教,佛教大約只能止步於彼。儘管如此,在西元後的最初數百年間,佛教也已進入西方人的視野。在馬其頓希臘帝國的亞歷山大皇帝眼中,佛教只是東方斑斕而陸離的諸多宗教文化之一。以歐洲為代指的西方世界對佛教的真正興趣始於近現代。西方人對佛教的留意,開始於他們在東方的殖民經營。西方學術界對佛教的研究,說來也只有約二百來年的歷史。歐洲經過了工業革命並形成了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以後,歐洲文化也挾商業主義和殖民主義之勢向東方侵入。歐洲的宗教、歐洲的思想文化和歐洲的價值觀念,在數百年當中横掃東方世界,對那裹固有的社會形態和文化形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引起了巨大的變化。西方世界對於亞洲佛教的興趣、關注和研究,正是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模式自西而束的大趨势中產生的文化副產品。本《文庫》的作品遴選,只是基於中國佛教文化的立場,出於中國佛學的視角。其所關注的是佛教學研究的基本內容,即佛教的經典與教理、宗派與學派、佛教的制度、佛教的實踐,以及它們同佛教所寄身的社會和依存的文化傳統間的內在聯繫。《文庫》力圖包容含攝的,除了近現代中國優秀學者的著作,更多屬意於歐美的和東瀛日本的佛學著作。本《文庫》的涵蓋時間,僅及過去的二百多年,自然不能代表佛教二千五百年來的全部的思想創造與文化積爨。但因其側重的是近現代西方的佛教學研究成果,而驅動這學術探索活動的,是西方啟蒙運動以來的理性主義傳統,科學與理性是西方佛學研究的基本精神,因此,所有的佛學研究成果便具有了與東方世界古來傳統迥然有異的現代精神含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是我們編纂這部《現代世界佛學文庫》的本意。對我們中國而言,佛學研究,古已有之。廣義的佛教學或佛學研究,起步於二千年前佛教傳入中國之時。但從那以後,傳統的佛學研究是服務於宗教解脫目標的,與近現代的佛教學硏究有很大的意義差別。傳統中國的佛學研究,最初的對象雖然自外而來,但活動則是一個文化體系內部的自我研究與自我發現,而近現代西方的佛學硏究,則多半是來自外部的學術干預。借用後殖民時代的說法,近現代的佛教學研究視角則完全是自外而來的、“他者的”眼光和態度,這種硏究隔著雙重的距離—一—文化的距離感、時代的距離感。從常情上說,近現代西方的佛教學硏究,研究者不可能不帶著先有的“成見”或“前理解(pe- understanding)”涉入。按專門研究現代性的社會學家吉登斯的說法,硏究者或觀察者在理解時,已經受到“視域”的限制,他們不得不受制於研究物件的文本和自身的文化身份和立場。吉登斯稱其為“ double context”(雙重的視域),也就是來自研究物件和硏究者自身兩方面的限制,其研究與考察與佛教傳統背景,與學者的知識結構、文化立場與態度都密切相關。以往傳統當中的佛教學者,無論僧俗,都是佛教的信仰者,其佛學硏究的根本目標指向宗教解脫。其學術活動的起點與終點,都只能是要想達到“解生脫死”,具有強烈的解脫實踐的特點。西方的佛教學研究,以及從事這項工作的學者,其學術研究活動並不必然聯繫於宗教目標,這首先是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基督教文化背景所決定的。二百年來的西方佛教學研究,經歷了“宗教學的一民族學的一人類學的”方法論和目的論過程,大致屬於世俗的學術研究。從宏觀方面看,他們借鑒了西方宗教學、社會學政治學的方法,而在更加技術性的層面,他們在研究當中,也就坦然地採取了比較語言學的、考古學的、文獻學的手段。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佛教學硏究領域內出現的詮釋學研究方法,也大量借鑒了後現代和後殖民硏究的立場、觀點與態度。就此而言,我們的東鄰日本,其佛教學硏究,從明治維新以來,逐步脫離了以宗教解脫為目的的治學實踐,循著世俗主義的學術路子前進。在保留和繼承傳統佛學硏究當中的優秀學術風格與手段(文宇訓詁、文獻考訂、史論結合)等的同時,日本佛教學硏究也吸收了社會學的、政治學的、甚至社會文化批評的方法。就日本佛教學術界言,其所產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爨爨碩果,都產生在十九世紀以降,在日本學者接引了來自西方的,尤其英國和德國的宗教學研究方法之後。有鑒於以上的原因,我們出版的《現代世界佛學文庫》,致力於搜羅過去二百多年來歐洲與北美的,以及日本的近現代佛教學研究作品。這裹的“近現代”,既是時間上的,也是以理性主義為特質的現代研究方法論意義上的。佛教學研究是學術性的研究,究其本底而言,與政治目的無關。但從事學術硏究的學者,在涉入研究領域時,又不免受到其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價值論立場的影響。因此,學者的發言主張,及其學術結論也不免受到時代政治風氣、學術風氣的影響,在有的情況下,其研究方法也難盡脫政治文化的干預。我們在肯定過去兩個世紀以來的西方文化思潮影響下產生的世界佛學研究成果時,另一面也要小心謹慎,言所當言,止所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