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 全4册 2009高清
¥12.00價格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 全4册 2009高清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 全4册 2009高清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PDF电子书全4册,由漓江出版社2009年出版。《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内容包括三部分:曹雪芹小说正文、脂砚斋评语以及周汝昌的批点。周汝昌表示,“校订包括了石头记小说正文与脂砚斋评语两部分,批点则是我个人的尝试撰作。本书将正文、脂评与拙批三大部分连成一体,构成一部石头记三新版本,供读者读赏玩索。这部三新本是我经历60年努力的心力结晶,但并不等于是已经做得尽善尽美了,只是表明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报告和虔诚的献礼。”与现在通称“红楼梦”不同,周汝昌的这本《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刻意将曹雪芹的这部作品称为《石头记》,责编刘文莉接受采访时表示,“曹雪芹成书后曾起过很多个名字,如《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和《红楼梦》等,但后曹雪芹定的名字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把脂砚斋的书评作为书的组成部分。”现在的通本《红楼梦》发端于清朝的书商程伟元通过活字排印、大量印刷发行的120回《红楼梦》,包括了高鹗的四十回续写。由于高鹗与曹雪芹的生活年代、文学修养和思想品性等都相距甚远,所以通行本《红楼梦》虽然广为流传,但大大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因此,在《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一书中,周汝昌全面舍弃了高鹗的续文,只收录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八十回内容。本书是首次以夫妻合著形式出现的《石头记》校订本。有别于其他评点本的是从传世时就带有脂砚斋的多次评点,脂砚斋的评语是小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脂砚斋其人实为曹雪芹的合作者。校订者周汝昌历时六十年,于九十高龄之际完成的百万字的巨大工程。进行了十余种刊本大汇校,恢复了原著者曹雪芹的真笔原文;对脂砚斋批语进行了梳理后核定,对于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创作心理等问题具有重大参考价值;作者比重研究《红楼梦》,对曹雪芹的思想、感情、创作宗旨、艺术手法无不涉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书目: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 1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 2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 3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 4《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出版说明:這部校訂批點本石頭記自二零零五年起,經過整整三個春秋的艱苦奮鬥,今天終於印行面世,我感到十分欣慰。本書標明『校訂批點本』,共分三大部分,其校訂包括了小説正文與脂硯齋評語兩部分,批點則是我個人的嘗試湄。杳將正文、脂評與拙批三大部分連成一體,構成一部三新版本,提供於讀者以資讀賞玩索。如果説這部三新本是我經歷六十年努力的心力結晶,確是真實不虛,但並不等於是已經做得盡善盡美了,只是表明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報告和虔誠的獻禮。全書的正文沿用選定的文字,然又經過逐字逐句重新細加校訂,反復核正達四次之多,解決修正了不少疏誤遺留問題。而脂硯齋評語從未正式伴隨我寫定的普及性讀本披露過,本書匯集各鈔本所有脂評,在文句上作出識辨和梳理,只選擇其中較為可讀的一條或兩條作為代表。批點則是我本人讀別研血的心得感悟,這些看法想法一部分是自白,記下來以備日後再加探究,一部分提供給讀者以便交流切磋、匡謬補缺。書籍有評點本,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獨創的形式與體裁,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評點之產生與中國書冊的格式密切相關,中國漢字書籍一律豎寫,行與行之間留有空隙,而版框的上方也留有相應的空白,這就給讃書者提供了校勘札記和書寫讀書心得感想的地位。在經書典籍上,札記內容當然是嚴肅的,而發展到小説野史上,就形成了一種十分特殊而又有意趣的評點文字。因此,評點者固然也有嚴肅、感慨、沉痛的筆墨,但更多的是輕松、愉快乃至詼諧調侃的筆調,這就使得讀評者在書籍原文之外同時又獲得了相隨、相伴、相輔、相成之文字的享受。嚴肅的評點者多是自述感受,通俗小説的評點則變為靈活生動,獨白之外又有了對白。例如:他可以與小説作者交流,也可以與書中角色人物對話,這就更為四面機鋒、左右逢源、妙趣橫生。所以通俗小説的讀者札記到了明清時代便發展成為專門的而非偶然的、零碎的評點派文章。如三國、水滸、金瓶等都有了著名的評點專刊本。曹雪芹的不朽名著紅樓夢也有評點本,紅樓夢本來定名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可見它又與三國、水滸等書不盡相同。石頭記是從一開始傳鈔行世時就帶有脂硯齋的多次評點,而不是後世讀者所加。換言之,脂硯齋的评語是小説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不同於後人的附加物。甚至可以説脂硯齋其人實為曹雪芹的合作者,這是大大不同於明清其他小説評點本的最重要標誌。雪芹、脂硯獨創的這個新體例,為中國小説史增添了異樣色彩光輝。本書的批點雖與舊時評點不盡相同,但也不能脫離評點文字的基調與風格:評點是零散的、即興的、偶然的、信筆成文的,因此它不是有章法安排的、係統的、全面的、學術論文式的那樣行筆有條有理。正如脂硯説過的:作批是非止一次的,是偶然翻閱、偶有欲言便加數語的。因此,本人所加批點的地位有時先後次序不盡合理,甚至也有重復,這些都請讀者理解、諒解。如上文所言, 評點之所以發生與中國漢字書冊格式密切相關, 故本書批語也只能寫在很有限的若干空白地位, 其篇幅不能太長, 行文也多是簡略粗率。更要者, 批語只能利用我們自古相承的所謂文言來表達意見。因為若改用現今流行的『白話』,勢難容納,也是不得已而變通的辦法。然雖以文言稱之,實與古文不同,仍為十分淺顯的傳統文體。本書校訂正文的根本目的是尋求雪芹原稿文詞包括書寫方法的本來面貌, 這與通常的校訂整理的用意和方法都不盡相同。一般的校訂整理除了改正明顯的錯字訛句以外,總是想要為讀者提供方便,於是就盡量把文字弄得規範化,稍微少見難認的字就會設法避免或改用目今大家所習慣的用法和寫法。這樣的用意雖好卻帶來了難以避免的缺點和弊病。如今大家已然盡知文學藝術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個性和特色,如果校訂一味偏重於按照現行辦法來規範化, 那必然就會把真本原貌的特殊字法句法都拉向了 一般化, 這個問題值得特別注意。我們的想法是要盡量尊重著書人曹雪芹的文筆和書寫特點,只要不傷害不改變原來的含義,哪怕明知是創稿的筆誤,我們也不主張改正。例如,第二回標題詩首句云:『一局輸嬴料未真」,從衆多古鈔本來看,輸贏的『贏」沿用『贏」字,這就表明此『嬴』字是雪鎏下當日的原貌。然而既然『輸贏』是個成詞,那麼『贏』字不管從『女』還是從『貝』,都不會影響雪芹創稿的本意,我們也就不必再把『贏』改作『贏』。又如此詩的第四句:『須向傍觀冷眼人』,這個『傍』,其實在雪芹時代的讀者都會知道,『傍』『旁』帶不帶立人偏旁是不必嚴格區分的,他們都會讀作「旁觀」的,因此我們在本書中仍然尊重那個『傍」字。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性質也不盡相同,但如細講羅列太覺繁瑣,只能略舉一二。我們這樣説這樣做,如果有讀者仍然覺得不能同意接受,那麽我再舉一二經書古例,請您再加思考。例一:儒語開頭就説:『學而時習之,不亦乎。』無人不曉這個『説」是『悅」的古寫通用字,所以誰也不會主張再版論語新本就干脆改作『不亦悅乎』。例二:憊中「鞠有黃華』句,又是同一道理,誰也不會主張必須將它改成今天的『菊有黃花」。再如詩經中的『一葦杭之』句,誰也不會硬行把『杭」字改為『航』字。不必再舉,讀者諒已理解了我們校訂石頭记阖的體例原則了。總之希望讀者能理解本書的用意及求真的苦心,舉一反三,而不把這些當作失誤,實為幸甚。在本書校訂的一般體例之外,試舉少數個別特例以供參考:一種是雪芹有意特用特寫的字、詞、句,二百數十年前的書寫習慣或與今日有同有異,如寫黛玉的眉眼,原文作『兩灣似蹙非蹙嘗烟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對此有人以為『灣」是誤字,應作『彎』;又,『含露目』不可解,應作『含情目』,如此等等。殊不知,「灣」字在十幾個古鈔本中完全一致,絕非鈔手之誤。蓋雪芹用字另有深意,若用「鬱, 不過僅僅表一曲線而已,而用『灣』,兼含眉下是一灣秋水,是故,『灣』字之三點水絕不能省去,此與誤字豈能混為一談。至於「含露目』,乃暗用唐代詩人李賀詩李憑箜篌四,有「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之句。黛玉正以芙蓉花為其象徵,其所掣花名義正是「芙蓉生在秋江上,莫向東風怨未開」,此皆雪芹之文心匠意,他人不可及。上文剛剛説到我們的校訂是盡力尊重雪芹原著的真貌,如不可得,也要尋求一個比較最接近真本原貌的文本,所舉諸例道理已明。可是事情是複雜的,有的筆誤,我們是從其原貌而不加改動;而另外有的筆誤或原係鈔誤,我們又主張應該變通作法,容許酌加改正。這是否自相矛盾呢?從行跡現像上來看,似乎自相矛盾,而從事情的實質來看,則我們仍然是盡力尋求雪芹原著真貌的本意,並無二致。舉一二小例作為説明:一個是開卷不久的七言絕句: 「無材可去補蒼天」, 凡是的熱心讀者或許早已倒背如流, 而我們這個校本卻偏偏定為『無材可與補蒼天』,這就引起了讀者的疑問,並且以為如此輕改鈔本原文是治學態度太不嚴謹。我們心懷歉意,然而又必須加以解釋:從傳統格律詩的嚴格規定來講,一個短短的七言絕句,二十八個字中是不允許有重復的字出現。如今通行本此處的『無材可去」正與同篇的第四句『倩誰寄去』緊連,而兩『去』相重,不僅字重,而且都在第四個字上相重,地位又同, 這是不應該發生在雪芹筆下的怪異現像。於是我們推斷兩個『去」字必有一誤,初步假設『去」『與』二字的訛混是由其草書形似所致。因為草書的『去』和『與』的橫劃只相差了一小截兒,或許鈔書人誤將草書的『與』認作了『去』。這樣的假設能成立嗎?及至我們從現藏於俄國的那一部石頤記古鈔本中發現,正好有一處是『去二與』二字互訛的例子( 豐看石頭記會真校勘記) ,這就證明了我們假設的合理性,也堅定了信心,我們纔敢於在本書此處定為『無材可與補蒼天」。與,即參與之義也。其草書作名,去字草書作玄,此二字形似致鈔者誤認,正和開卷不久石頭自怨自悼,「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的『入選』二字緊密呼應。聿『去」字,即是去不去的問題,已非雪芹用字之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