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续资治通鉴长编 全20册 2004清晰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全20册 2004清晰 李焘

¥25.00價格

续资治通鉴长编 全20册 2004清晰 李焘

  • 续资治通鉴长编 全20册 2004清晰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PDF电子书全20册,由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史学家李焘仿照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编撰的北宋编年史,始于宋太祖赵匡胤建国,迄于宋钦宗靖康之变,记载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史事,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的断代编年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原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本书取材丰富,除宋代实录、国史外,大量采用文集笔记、家乘志状等,并加以考辨,记述详瞻,史料丰富,是研究宋、辽、金、西夏历史的基本史籍。


    《续资治通鉴长编》书目: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2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3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4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5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6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7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8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9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0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1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2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3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4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5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6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7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8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19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20册

     

     

     


    《续资治通鉴長編》出版说明:

    《续资治通鉴長編》是一部北宋編年史鉅著。它的作者李焘(1115-1184)字仁甫,一字子真,號異巖,眉州丹稜(今四川丹稜)人。南宋髙宗紹興八年(1138)進士。初任川中地方官多年,其後歷任兵部員外郎、禮部郎中、湖北轉運副使、祕閣修撰、.權同修國史、權實録院同修撰、知常德府等官。^宗淳熙十一年(1184)以敷文閣學士致仕,不久病死。年七十。

    李療用四十年時間"盡畢生的精力寫成《缜資治通鑑長編》。《宋史》本傳説他「博棰載籍,搜羅百氏"慨然以史自任,本朝典故尤悉力研襄。仿司馬光《資治通鑑》例,斷自建隆" 迄於靖康,爲編年一書,名曰《長编》」。他修書的根據,除當時官方的日曆、實録、國史、會要等外,還有私家著述、筆記、家乘、行狀、墓誌等。他的修史原則是「寧失之繁,毋失之簡J, 輯録資料棰爲豊富。原書九百八十卷,因爲卷帙浩繁,難於傳寫"刻印困難,所以當時諸本大多是節録本,詳略互有不同。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未曾鑛版,祇由祕書省缮寫一部,因而元朝以來,極少傳本。明代修《永樂大典》,曾收入《續資治通鑑長編》的絶大部分, 而當時社會上已無足本流傅。清初徐乾學曾得到一個節録的傳鈔殘本,僅到英宗爲止,神宗以後全缺,乾隆年間開四庫館,纔從《永樂大典0中輯録*續資治通鑑長編V原文,重新定爲五百二十卷,雖然原書的主要内容得以恢復,而徽宗、欽宗兩朝仍然全缺,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也缺英宗治平四年四月至神宗熙寧三年三月、哲宗元祐八年七月至紹聖四年三月。清光緒九年已有拾補之作刊行,但散見於《山堂玫索》、《職官分紀》、《宋宰輔編年録》 等書所徵引,以及《太平治蹟統類》、《宋史全文》等書所移録的還有不少,拾遗補缺之功還有待來日。

    本書内容詳贍,是研究北宋一代歷史所不可少的原始史料,特别是它所根據的那些資料多已佚失,這就更加重了它在研究宋史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於該書始終未曾經過系统的整理、研究,而現存的鈔本、刻本又都謬誤甚多,作者本人也有失誤之處,清人又爲避諱等原因,改動了一些字和少數民族的族名,因而造成了一些讀不通或理解的錯誤,給宋史研究帶來了困難,這樣,對於本書進行系統的整理也就成爲非常必要的事情。

    整理本書是以清光緒七年浙江書局刊本爲底本,卷二〇九以前,曾用遼寧圖書館所藏的另一大部分是手鈔的宋本(简稱宋本)、北京圖書館所藏徐乾學得自季滄葦的一百另八卷宋本(简稱宋撮要本)對校。此外,還曾用文津閣本(简稱閣本)和嗎今吾愛日精廬活字本(简稱活字本)通校全書。至於他校用書,自《宋史》、《宋會要輯稿》、《宋大詔令集》、《通玫》、《東都事略》、A宋宰輔編年録》、《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職官分紀》、《山索》、《宋文鑑》、《南宋文範》、《隆平集》、《歷代名臣奏議》等以外,還有大量的文集和筆記。出自《續資治通鑑長編》的《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太平治蹟統類》、《宋史全文》、《皇宋,十朝綱要》等書,在校正文字中也起了作用。清人在輯録本書的時候,曾把一些少數民族的人名、地名加以改譯,如确厮囉改譯爲嘉勒斯資、黄嵬山改譯爲鴻和爾山等,現在都予以回改。

    .爲了幫助讀者深入地理解本書和它的作者李廉,我們選用了浙江書局刊本卷首的有關部分仍附於《目録》之後,又增選李壁《巽巖先生墓刻》、周必大《敷文閣學士李文簡公憲神道碑》、徐規《李療年表》及增補"附在浙江書局刊本卷首有關部分之後。目録是我們新编的,各卷之目則保留了原貌。

    «續資治通鑑長編》的整理工作由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和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共同承擔。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承擔三百二十七卷,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承擔一百九十三卷。

    本書卷一至卷一八九由程應鏐同志定稿,其中的一部分有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馬伯煌同志參加。卷一九〇至卷二二三、卷二三三至卷二三六由顔克述同志定稿,卷二二四至卷二三二、卷二三七至卷二三九由吴紹烈同志定稿,卷二四〇至卷三四九、卷三八七至卷四七八、卷五一四至卷五一五由徐光烈同志定稿,卷三五〇至卷三八六、卷四七九至卷五二1〗、卷五一六至卷五二〇由徐震埒、林艾園同志定稿。

    本書的整理工作開始於一九七六年,一九七九年出版了八十卷。現在,全書已經整理完畢,前後用了九年時間。在道段時間裡,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幾位定稿同志外,上海師範大學的魏建猷、陳九思、商韜、劉秉葬、許沛藻、鄭世削、金圓、顧吉辰、孫菊園、王松齡、憲、朱杰人、龔聲澄、馬力、兪如雲等同志,華東師範大學的趙善治、徐德嶙、程俊英、胡邦彦、李德清、裴汝誠、葉百畳、許杰、段颺、李國鈞、朱菊如、蔣見元、鄭明、李似珍、袁樺儒等同志,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葉芳炎等同志,都曾在點校工作的不同環節裡, 付出了艱巨的勞動,對於本書的出版做出了貢獻,謹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
    關於本書的缺點和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