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乔日记 全30册 2014 高清
蒋维乔日记 全30册 2014 高清
蒋维乔日记 全30册 2014 高清
《蒋维乔日记》全30册,由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蒋维乔日记》由《鹪居日记》、《退庵日记》和《因是斋日记》三部分组成,影印了上海图书馆所藏的蒋维乔全部日记。日记始于光绪丙申年(1896)九月初二,止于1958年2月29日,共计63年,反映了自晚清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政治、文化以及蒋维乔个人的治学、交往与游历,保留了这段时期文化界、教育界及佛教界的大量珍贵史料。
书名: 蒋维乔日记
作者: 蒋维乔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16690
定价: 26000.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1104219
作者简介:
蒋维乔(1873-1958),常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现代教育首倡者。1903年,他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是该馆“常州帮”第一人。他致力于小学新式教科书的编纂,前后达10年之久。辛亥革命后,他与蔡元培一起实施教育改革,开创了中国教育新纪元。曾先后任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特邀出席苏南人代会,被选为主席团常任副主席。他与吕思勉一起被世人并称为“常州二先生”。
《蒋维乔日记》出版说明:蔣維喬〈一八七三至一九五八)字竹莊,别號因是子,江蘇武進人,是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哲學家、佛學家及 養生家,與近代史學大師呂思勉並稱「常州二先生」。
蔣維喬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系列教科書最早的策劃和編撰者之一 ,他投身新教科書的編輯工作十餘年,編輯出版的 《最新初小國文教科書》等在教育界影響巨大。他曾协助蔡元培改革教育制度,組建中華民國教育部,完成中華民國學 制草案,革新教育内容,爲中國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蔣維喬佛學修養深厚,他與當時佛教高僧諦閑、太虛等交往密切,與丁福保、葉恭綽、蒯若木、梅光羲、黄幼希、徐蔚如、江味農等大居士同修,而作爲教育界的重要一員,他還是中國將佛學引入大學的第一人。蔣氏一生著述頗豐,他的《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中國佛教史》等都是學術史上頗負盛名的著作。
由上海圖書館收藏的蔣維喬日記稿本,記述内容始於光緒丙申年〔 一八九六〕九月初1 一日,止於一九五八年一月 二十九日。全部日記由鹪居日記(三本〉、退庵日記〈三十一本)、因是齋日記(四十七本)三部分組成。日記從其在書院讀書起一直記述到他去世前不久,詳細記録了自晚清至一 一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的政治、文化及個人的治學、交往與遊歷,涉及民國時期教育近代化的歷程及文化界的巨大變動,以及民國時期佛教發展和居士群體的生活。因此這批日記實是研究中國近代教育史、文化史、佛學史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日記是一種私人化的文體,記録的隨意性較强,蔣氏日記亦是如此:有時會因爲某些原因而中断一些時日的記録;有時是隨意夾人與日記内容相關或無關的紙條、便簽;塗改、補充時而有之。本書將此批蔣維喬日記全部收録, 甚至原本中的封面、封底、所夾所貼的紙條、細簽亦無一遺漏,悉按原稿順排。在真實反映文獻原貌的基礎上,爲了 便於讀者閲讀,我們在排版時對於一些有特殊情況的簽條按以下方式處理:
一、凡固定於某頁的簽條,條下有文字者,簽條及簽條下的内容均予保留。如本書第二册,第三九五頁有簽
條,則第三九五頁爲簽落下頁,第三九七頁爲簽掀起頁。第三九四頁内容在第三九六頁重複出現一次,以便讀者 順讀上文。
1 1、凡夾於頁間的簽條,有的與日記内容相關,有的似無關聯,我們一律保留。如本書第十五册,第三四七 頁爲夾條,則第三四六頁内容在第三四八頁重複出現一次,以便讀者順讀夾條前後的文字内容。 在時間的記録上,蔣氏日記亦較隨意:中國傳統的干支紀年、年號紀年和公元紀年並存。爲閲讀方便,我們在各册目録中括注了公元年份,但因干支紀年與公元紀年的差異,括注年份並不能完全反映日記的準確起迄時間,僅供參 考。日記中,農曆與公曆紀日法交替使用,有時也會給閲讀者造成混亂,如《退庵日記》(六)中「十I月廿七日」的日期旁注有「正月十五」,次日的日記日期就記作「正月十六日」(見本書第四册第三〇〇、三〇一頁)。則此「十 一月廿七日」爲農曆記法,而旁注的「正月十五」爲公曆記法,實此應爲清宣統三年(辛亥〕十一月一不七日,亦 即公元一九一 一年一月十五日。再有,諸如日期誤記、塗抹、某日重複記録等情況也在日記中時常出現。例如,《因是齋日記》(四十二)所記時間應爲民國二十二年,原件誤書爲民國二十三年(見本書第十六、十七册〕;《因是齋日記》(四十三)中有一九四四年八月三十日的日記(見本書第十七册第第三三八頁〉,而在《因是齋日記》(四十四)中 再次出現了這一日的日記〔見本書第十七册第三四五頁V,《因是齋日記》(七十四)中二月二十二日出現了兩條相似 内容的日記(見本書第一 一十八册第五一頁)…… 影印出版蔣維喬日記的目的之一是爲廣大學者提供原始文獻,以資研究,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獻原貌是我們編輯本書的根本原則。故此’除上文中提到的對某些簽條的排版略有不同安排外,對於日記原本中的種種問題,我們不再做 任何處理’原件原樣,謹供學者深入研究、探討。蔣氏日記作爲民國名人日記之一種,既是珍貴的歷史文獻,又是近代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料,極具史料價值。隨着 搶救、保護民國文獻的呼聲日益提高’中華書局策劃編輯出版《中國近代名人手稿日記叢刊》,爲保護民國文獻盡一己 之力。《蔣維喬日記》即爲此系列之第一種。我們將力争不断發掘沉寂於各大文獻收藏機構中的中國近現代名人的珍貴手稿’使之化身千百’以廣流傳,服務學術。
蒋维乔(1873~1958),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养生家。字竹庄,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青少年时衰弱多病,医治服药无效。后来自创呼吸静坐养生法,坚持锻炼,体魄日益康健。1914年他总结自身静坐实践经验,写成《因是子静坐法》一书,连印6版,畅销全国乃至东南亚与欧美诸国。1918年遇到谛闲大师在京传法,讲授圆觉经,于是从师修习天台宗止观法门。后依据小止观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旁及他种经论,附以己意,编成《因是子静坐法续编》(1922年)。解放后,应上海市卫生局之邀,主持气功训练班,后任气功疗养所顾问,是中国倡导科学气功静坐法的第一人。1954年他又根据藏密功法,结合自身体会,写成《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中国医疗预防法》,在香港出版。1955年撰写《中国的呼吸习静养生法----气功防治法》(一名《因是子静坐法提要》)。1989年江苏省常州市气功科学研究会为推广气功健身,纪念蒋维乔先生对倡导气功的贡献,将《因是子静坐法》正、续编、《因是子静坐法提要》等,辑成《因是子静坐法汇编》一书出版。 蒋的教育论著还有《学校管理法》、《心理学讲义》、《新教育学》(编译)、《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纲要》、《宋明理学纲要》(后两书与杨大膺合著)、《中国佛教史》、《佛学概论》及《中国教育会之回忆》等。
去年底从柳向春先生处获知,中华书局已将上海图书馆所藏《蒋维乔日记》全部影印出版,共三十册。对于现代佛学史研究者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蒋维乔曾在支那内学院听讲法相唯识学,可以想见他的日记里一定保存有不少关于欧阳竟无(1871-1943)、吕澂(1896-1989)等内学院人士的珍贵信息。
借着《蒋维乔日记》的出版,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本由他参与订正的佛学书《百五论贯》(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六年九月初版)。这是一部有关法相唯识学根本论典《百法明门论》和《大乘五蕴论》的注释书,作者是蒋维乔的朋友郑立三(笠山,生卒年不详)。虽然书的知名度不高,在学术上也无多少价值,但书前由蒋维乔和吕澂等人写的四篇序跋还是值得学术史研究者注意的。
蒋维乔的叙详细讲述了郑立三编写此书的缘起和经过:
吾友江阴郑君笠山笃信好学,常与余在南京内学院听讲法相,课罢则互相切磋,既
有年矣。去岁秋冬,战祸一再起,江南蹂躏殆遍,而江阴受害尤烈,交通既断,与笠山
不相问闻者数月。窃念笠山在里,身家不知安否。今春,笠山则携其所著《百五论贯》
来,请余为之叙,益叹笠山虽居流离颠沛中,而学问著述未尝稍有间断,为不可及也。
相宗分唯识、法相二家,唯识先讲心而后相,而发端于《百法明门论》。法相先讲相而
后心,而发端于《五蕴论》。皆为学者不可不读之书,而其文义则不易通。《百法明门
论》旧时有注有疏,而《五蕴论》则无之,仅有《广论》耳。余昔在东南大学主讲,曾
为《广五蕴论注》以补其缺,然尚未有融贯二书为之注释者。有之,则自笠山此书为
始,其便于学者可知矣。笠山此书中多采余说,又可见向者之志同道合也。遂书其因缘
如此,质之笠山,以为何如。 民国十四年三月蒋维乔叙于因是斋由蒋维乔叙可知,郑和蒋曾同在内学院听欧阳讲法相唯识,这可能是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另外值得特别记一笔的是,吕澂参与过蒋著《广五蕴论注》(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三年九月初版)的订正。
蒋叙之后是郑立三的自叙:
欧师竟无叙《百法》、《五蕴》二论,谓《深密》、《楞伽》、《阿毗达磨》、
《华严》、《密严》、《庄严》相宗六经以下,自《瑜伽》等十一论,所谓一本十支,都
以此《百》、《五》二论为端。《摄论》、《分别瑜伽》、《二十唯识》、《成唯识
论》,胚胎于《百法明门》,开唯识宗。《集论》、《辨中边》、《杂集》,胚胎于
《五蕴论》,开法相宗。法相赅广,五姓齐被;唯识精玄,唯被后二。是则《百法》、
《五蕴》,乃唯识、法相之分门,以挈相宗经论之纲要。立三因本此意,就天亲《百法明
门论》,糅合安慧《广五蕴论》文,集成一篇,名曰《百五论贯》,俾初学者得其会
通,以观其同异。附有基《解》、普《疏》等说于中,并录释《三十唯识颂》暨《论》
文初能变识八段十义中自、果、因三段义于后,以《三十唯识》为西方护法《成唯识
论》之本,初能变识为东土诸师精研识相之枢。于此备论相宗,得一贯于华印古今者,
岂偶然耶! 中华民国十三年甲子中秋江阴郑立三编郑叙中的“窥《解》、普《疏》”,以及蒋叙中的“《百法明门论》旧时有注有疏”,分指玄奘弟子窥基和普光的《百法明门论解》和《百法明门论疏》。欧阳竟无曾将二书与《五蕴论》和《广五蕴论》合编在一起,并写出《百法五蕴叙》。
郑叙之后是民国政要王九龄(字竹村,云南云龙人,1879[或1880]-1951)写的序:唯识、法相自唐以来并为一谈,其实大小通局各异,千余年来无一辨者。宜黄欧阳
竟无居士独精此学,曩应滇中当道之请,远赴昆明讲《摄大乘论》,予实主其事,惜事
缘病苦,未及从学,而居士自滇归后,益复精进,开内学院,集四方学子,岁讲唯识。
友人郑立三君从居士问学有得,尝与予谈,谓今世哲学繁兴,亘以意识卜度而无所归
宿,救之者莫如唯识,将以普诏来学,而邮传远西也。虑初学或苦烦难,特就天亲《百
法明门论本地分中略录名数》,糅合安慧《广五蕴论》文集成一篇,名曰《百五论
贯》,附窥《解》、普《疏》,并录释《三十唯识颂》、《论》于后,学唯识者持此入
门,可无疑沮,诚哉相宗之一宝筏也。民国十三年甲子冬至日滇西云龙王九龄序于海上
之频伽经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