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全8册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全8册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全8册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套装共8册)》与1957年出版的《辛亥革命》(资料丛刊本)体例有所不同。前书“为使读者容易掌握材料,决定以历史事件为主,按时代先后为序,每一事件,选择一些主要的或基本的材料,集中在一起,以便说明问题”。这种编排方法的好处是问题明确,资料集中,条理井然,对于初涉辛亥革命研究者诚然颇为方便。但其不足之处,则是原始材料在剪裁中易于割裂,往往损害其前后连续性与完整全貌,而同时又难以避免前后叙事的交叉重叠。所谓原始史料或第一手历史资料,最需注意的就是尽可能保持其原生态,不宜过多加以剪裁并重新组合。因此,我们此次编辑工作,特别注意保持史料自身的完整与本来面目,以免渗入编辑者自觉或不自觉的预设判断,影响读者对史事的客观解读。本书大体上按文献类别结集,然后尽可能依时间前后循序编排,这样庶几可以避免将原始史料削足适履纳入既定认知框架的弊病。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1
革命真理——敬告中国人
革命箴言
中国危亡警告书
南洋与创立民国
中华民国革命秘史
湖北革命实见记
我与《中西报》
新闻界之一页光荣史
蜀党史稿——辛亥革命记事
南北春秋
黄花梦影
梦蕉亭杂记
辛亥粤乱汇编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2
记国父在美
与国民党诸公书
黄兴与各方往来电文
赵凤昌、张謇等人信札、电文
光复会领袖章炳麟、陶成章合传
于右任先生年谱
且顽七十岁自叙(节录)
通敏先生行状(节录)
沈缦云先生年谱
无锡沈缦云先生墓志铭
潘月樵先生墓碑
陆军中将李君英石行述
黎元洪年谱(节录)
汤化龙行状
跋章士钊藏黄兴书札
留学、归国日记
袁世凯
肃亲王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3
辽宁辛亥革命档案史料选辑
辽宁辛亥革命资料选辑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4
越恨
浙路风潮
浙江高等学堂年谱
浙江咨议局资料选辑
清末吴江、震泽县筹备自治调查户口档案选
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辛亥革命
熊成基事略
清末蔡锷与广西干部学堂风潮
云南政治公报第一期摘录
暮鼓晨钟
云南陆军讲武堂同人录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5
南洋总汇新报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6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7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8
章开沅,中国历史学家。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1926年7月8日生于芜湖。1946年10月入南京金陵大学历史系,后于该校肄业。1948年12月赴中原解放区,在中原大学政治研究室当研究生。1949年7月随校南下武汉,在教育学院历史系任助教、教员。1951年9月入华中大学(即今华中师范大学),在历史系先后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1984年至1990年曾任该校校长。1985年6月26日由湖北省文化厅聘请为辛亥革命博物馆名誉馆长。1954年以来,他主要从事辛亥革命研究,兼及中国资产阶级、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则致力于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在研究中注意社会环境的剖析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著作有《辛亥革命史》(三卷本,与林增平共同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套装共8册)》,并主编《辛亥革命史丛刊》《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等。在从事科研及著述的同时,他亦致力于教学及各种社会活动。1980年参与创建中南地区辛亥革命研究会,任理事长。1984年任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1986年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1983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至1990年止。1990年至1993年,历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与普林斯顿神学院客座研究员、耶鲁大学历史系鲁斯学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客座教授。1993 年9月至1994年1月,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所客座研究教授,1994年2月任中研院近史所访问学人。1995年1月至7月,任香港中文大学第14届“黄林秀莲访问学人”,并进行合作研究。在美国期间,奥古斯坦那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田纳西州长授予荣誉公民证书。 现任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教授。章开沅主编的这套《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套装共8册)》,代表着大陆研究辛亥革命的最高水准,章本人的辛亥研究也是得到海内外公认的。
这本书,原来读过,之所以再次拿出来,只是为了今日的聚会。
辛亥革命是一帮热血人士的组合,有着共同的抱负,然而在实行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原因而各奔东西,最后的成功是天命,也是执着的期待。沧海一声笑,算是最好的注脚。
依前日之约,今天大家在聚在一起,新到了蒋总、杨总与谈总,算是齐合了,大家回顾十多年前的往事,不胜叹息,当初被JW组织问话(协助调查)的情况历历在目,如今已成笑谈。
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但与当初的抱负相差甚远,却也没有后悔,今天大家再一起聊起十多年前的事,仿佛回到过去的时光,只感觉有些事情要重新认识。
相互调侃,当初不是张XX的事情,电子商务的历史要重写,是的,如果张XX的是晚二个月,情况大不同。成也萧何败萧何,叶某的一念之差,祸害不少的同僚,真有点像辛亥革命,呵呵。
今日的酒喝的很高兴,几瓶五粮液下肚,平时不说的话也就跑出来了。
回想全国第一次远程医疗的成功案例,如今在网上竟然没有任何记录,以致我无法确定发生的年限,应该是1997年间,当时我在数据局负责,在郴县(现郴州苏仙区)有一个难产孕妇,急需抢救,当时因病情复杂,需要送长沙湘雅治疗,但因路途遥远(当时没高速公路),情况十分危急,因此需要得到湘雅医院的指导,就地实施,为此医院与邮电局取得联系,需要视频诊断。当时可视会议电话才开通,接到求援信息后,谢局长要数据局组织人员,临时将可视会议系统设在郴县病室。作为第一责任人,当晚组织实施,调测设备,通过远端电视会议系统,进行视频诊断。省公司也及时请到湘雅的专家在省公司的可视会议室及时指导,我们用摄像机对准孕妇采集图像信息,就这样,救了孕妇一命,后来在报纸上做了报道,是国内第一例远程医疗的案例。事后,设备再搬回本局机房。当时是不计成本,也没任何收入,很多人投入相关工作中,线路部门(市话科)铺设了近2公里临时线路。
这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可惜竟没有任何记载,历史看来也是用来遗忘的。一百年前的中国,处于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历经三百年的清王朝正步入风烛残年的老年,行进步履蹒跚,运作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处于土崩瓦解的边缘。这是一个大时代,时事造英雄造就了灿若星河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被历史塑造,也在塑造历史。
中国论文网
转眼间,一百年过去,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从历史中条分缕析,洞悉未来?
辛亥革命是一场低烈度的革命,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不是革命太凶猛,只因清朝太无能。在政治上,革命只不过是剪剪辫子走走过场,象征性地揭掉衙门房顶上的几片瓦,只是上层社会的“意识打斗”,革命过后日子依然照旧,摇晃的中国依旧风雨飘摇。然而,在文化上,革命带来的民主意识让中国苏醒过来,给国人输入了亘古未有的全新思想。老大中国开始挣脱桎梏,开始了重生之路。
以前史家写辛亥革命,眼光只触及到金字塔的最上层,造成的后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我们以往的记忆中,我们从教科书中读到的革命者,都是不食人间烟火,只为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人物;教科书中的革命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任何人和事都扭不过时代的车轮;教科书中的改朝换代都如同新陈代谢一般,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如今,辛亥革命百年祭,我们欣喜地发现,民众的思维已经开始了百家争鸣的态势:作者们把姿态放低,把视野打开,全方位、多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辛亥,颠覆了我们对辛亥革命符号化、脸谱化的倾向,给读者展示充满戏剧性和生态多样性的整个革命生态链……
说历史八卦,扯革命花边
旁白:给历史来一些八卦,讲一些革命的花边新闻,或许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读懂历史,了解革命。
代表图书:《辛亥,摇晃的中国》
作者:张鸣
中国历代史学家都抱英雄史观,只青睐成功者和大人物,浓墨重彩勾勒;失落者和小人物都被打入冷宫,只漫画素描速写。
司马迁的《史记》,对大人物又作本家,又作列传,而小人物则只一笔带过。而张鸣先生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却反其道行之,只写历史大背景中的小人物、小细节。这些人,是被传统的史学家遗忘在历史角落的边角料。在以往的英雄史观中,他们难有露脸的机会。而张鸣先生的新书则为这群小人物量身定做了一个舞台,让这些小人物带着历史的细节你方唱罢我登场。因为,就如同作者所说“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历史。”不能因为小人物人微言轻,就剥夺他们在历史舞台抛头露脸的机会。
作者以“幕”为章节标题,把辛亥革命设定成一出多幕剧,让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悉数登场:写晚清社会的五花八门的怪异现象,写革命起势时形形色色走过场的角色,写末世贵胄的萎靡腐败生活,写跑龙套的角色上蹿下跳地争夺更多的出场机会,写理想主义的革命者和“有组织无纪律”的会党联手的逸闻,写革命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然而作者却有意把辛亥革命中标杆、标签化的事件隐去,从细枝末节旁敲侧击,以试图还原历史真相。
在作者眼中这场革命充满了偶然性。“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另一条轨道上。”
“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书的雷池里爬到了边上,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作者写在书本扉页上的话。读罢此书,才突然发现辛亥竟然如此值得玩味,那些历史人物竟然如此率真可爱――作者的目的达到了,看了此书的人经过本书熏陶后,已经在开始给革命重新画像,从历史书的雷池里跳出。
相关图书:《绮情楼杂记》、《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辛亥情事》
用人物群像为时代塑像
旁白: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时代一群人。辛亥时期是可遇不可求的风云际会年代,那个时代的人有着难能可贵的真性情。只有了解了那个时代的那群人,才能真正了解那个时代。
代表图书:《民国百人传》
作者:吴相湘
吴相湘是台湾学者,所以他的观点较之大陆学者,有“他山之石”的味道;吴相湘的先人与宋教仁交好,他本人更是民国研究专家,所以他的著作较之当前因“辛亥热”而催生的山寨辛亥图书潮,更有专业范儿。
《民国百人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台湾出版,其用纪传体写史的作法,深得太史公真传。后被中国工人出版社购得版权后,拆分为两册《时代迭变中的文武政要:五十位军政人物列传》和《风云际会下的书生:中国近现代二十七位学人列传》,更显《史记》风范。
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是由文武政要主导的时期,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成为划破夜空的流星;民国时期,学人的地位空前高涨,大师层出不穷,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学术观点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时代迭变的文武政要,还是风云际会下的书生学人,他们虽然角色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真性情。无论是让人深恶痛绝的袁世凯、陈迥明,还是革命志士黄兴、于右任;无论是新文化运动先驱严复、蔡元培,还是保守派代表辜鸿铭、章士钊,他们都在吴相湘的笔下活得有声有色。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算不得一场彻底的革命,但是它冲破了封建的藩篱,奠定了日后新文化运动在文化上彻底革命的基础。
那个时代的人物,一个个精神饱满,元气充沛。当前掀起的辛亥潮,民国热,我们在缅怀那个时代,其实是在为失落的时代精神惋惜;我们对那个时代人物越是心有戚戚,越凸显出这个时期人与人的疏离,精神的无处皈依。
相关图书:《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民国外交强人陈友仁》、《民国诸葛赵凤昌与常州英杰》
看维基解密,从历史真相看世相
旁白:不忘记历史,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把历史这碗冷饭炒热,炒出新意,是对市场负责,更是对读者负责。喜新与猎奇是人类的天性,所以无论是用旧瓶装新酒,还是新瓶装老酒,都有愿者上钩。然而如何从旧事件中看出新时代端倪,如何从新现象中总结旧规律,就需要作者的功力,读者的眼力。
代表图书:《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作者: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
很多人知道维基百科,不是因为它百科全书式的内容,而是它对历史事件锲而不舍的解密,让各国政府都如临大敌。每个人都有不愿为外人知的隐私,历史也有不能为世人知的秘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有人对这些秘密选择性失忆,有人对真相误导式解读,让历史事件不能呈现在大众面前,或者以戴面具的方式出现在公众眼中。在考古学家眼中,文物是远古生活的亲历者,因此最有说服力。在史学家眼中,档案是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因此最有公信力。
在辛亥革命图书热潮中,有一部分难得一见的文献资料也得以展现在公众面前。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展现那段历史。其中《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一书是其中翘楚。8册图书,向读者展示的资料,有国父与国民党诸公书,黄兴与各方往来电文,赵凤昌、张謇等人的信札、电文,甚至沈缦云的墓志铭;有日本外务省珍藏的关于中国清末革命党及流亡者的档案;有辛亥革命前后法国政府有关中国问题的档案文件选辑……对文物不做任何评述,用文物为画笔,给辛亥众生画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辛亥时期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不同于当前流行的对史料的“大话”和“水煮”,让档案说话,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的辛亥。让千秋功过,读者自己评说。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4
作者: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主编作者: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主编页数:530 出版日期:2006.09出版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页数:530页出版日期:2006.09
<以下为本书搜索到的目录信息> 第300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为专札严催调查城乡人户事文(宣统二年七月初七日) 第306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为委员分赴各属守催人户丁口数事札吴江县文(宣统二年八月十六日) 第307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声明部限通饬各属速将人户表册交委带回事札文(宣统二年八月十九日) 第310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为排单催报人户总数事致吴江县署札文(宣统二年九月十四日) 第312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为催报本年正附户丁口细数总表事札委候补县丞德章文(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313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为再行催报人户总数及户口细册之札文(宣统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第313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对吴江县申送户口总数表的批示(宣统二年十月初二日) 第334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为抄式通饬各州厅县编钉门牌并列入月表札(宣统二年十一月初二日) 第335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为重申定章限本月内将门牌钉齐具报之札文(宣统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第336页江苏巡警道汪瑞闿为通饬门牌编定后临时户口变动须按章编订呈报札(宣统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共66册), 这套《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套装共8册)》还有 《三编清代稿钞本》,《大清律例根原(全四冊)》,《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晚清文献七种》,《中国荒政书集成》 等。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八卷),这是我省为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出版的又一部重要文献。
这套书是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图书,并纳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整理项目,为湖北省大型公益性文化积累出版项目。该书由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教授担任主编,历时十余年完成。
全书共500余万字,按文献类别分为八卷。其中有论文集、人物年谱、传记、日记、书信、电稿及国内外有关辛亥革命的档案。这些资料均是首次对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