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 全1册 2014 高清

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 全1册 2014 高清

¥5.00價格

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 全1册 2014 高清

  • 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 全1册 2014 高清

    《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PDF电子书全一册,由凤凰出版社2014年出版。

    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2.162亿元大手笔购藏苏州过云楼藏书,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该藏书占全部“过云楼藏书”四分之一。经过一波三折的传奇故事,该藏书终于回归江苏,现典藏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该“过云楼藏书”是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种、1292册组成。为了让收藏界、古籍界、学术界早日一睹该藏书全貌及文化价值,凤凰出版社现将其书目图录汇集成《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陈海燕主编),增加序言和细目,配以提要,以符合古籍出版规范,现将各图版重新排版,另配函套,定制高档图录,以飨读者,实现社会承诺。

     

    《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目録:

    序顧氏過雲樓及其藏害
    宋刻本锦编萬花谷四十卷、後集四十卷
    元刻本易學啓蒙
    周易本義啓蒙翼傳三篛外傳I篇
    皇朝名臣绩碑傳琬琰集八卷
    針灸資生經七卷
    批校本談苑六卷
    易傳十卷易解附録I卷
    契丹國志11十七卷
    閑者軒帖考I卷
    竹素山房詩集三卷附録I卷補I卷閑居録I卷
    北海經學七録八卷
    敬業堂文集11卷
    歷代詩話十I一集
    世説新語六卷
    游志绢编11卷
    昌黎先生詩集注十I卷
    樸村詩集十三卷文集11十四卷
    新安志十卷
    聲調譖附談龍録
    金石三例十卷附古文詞類纂目文章褙義
    瘗鶴銘考
    北征錄I卷
    衍棰11卷
    粤東金石略九卷附録11卷
    宋本廣韵五卷
    中吴紀聞六卷
    秘傳天禄閣寓言外史八卷
    文章備炱11卷
    新编金匳要略方論三卷
    漁洋山人精華錄十卷
    敬業堂詩集五十卷
    佛道集録
    紺珠經11卷
    道經四種
    稿本、抄本廬抱經先生手稿
    致身録十無辨
    塗松遗獻錄
    秋圃詩稿
    漢書證經
    真迹題跋録不分卷
    孫過庭書譜釋文
    鐘鼎彝器款識II十卷
    寒山堂金石林時地考
    绛雲樓書目附静惕堂書目
    鷗夢詞一卷
    秋笳集八卷
    尚書大傳三卷
    鄞志三卷
    乾道臨安志三卷
    遂初堂書目I卷
    揚州文樓巷墨莊考
    徵刻唐宋秘本書目
    篆文三公山碑
    陰證略例11卷
    光庵集不分卷
    三易備遄十卷
    張小山小令11卷
    墨井詩钞11卷附别卷I卷外卷I卷
    歷代宅京12|I十卷
    語溪宗輔録四卷
    百寅總珍集十卷
    皇朝编年備要三十卷
    窳擴舊藏書目
    佩文齋明代書家姓氏目、書跋目、畫跋目附南疆繹史諸臣目
    南邨帖考
    堅瓠補集六卷廣集六卷餘集绩集四卷
    陶淵明詩不分卷
    河汾諸老詩集八卷
    野叟曝言一百五十回
    明刻本香溪范賢良文集二十二卷
    四書章句集注
    前漢書
    青社黄先生伐樓集I一卷、豫章黄先生簡尺II卷山谷先生年譜三十卷
    豫章黄先生别集I|十卷
    重刊歐陽文忠公集
    石田稿三卷
    大明I统志九十卷
    京口三山志十卷
    皇極經世書説十八卷
    匏翁家藏集七十七卷
    潜溪集八卷附録I卷
    新蓽門目五臣音注揚子法言十卷
    元氏長慶集六十卷
    黄帝素問霣樞經十11卷
    林屋集11十卷
    師山先生文集八卷、遛文五卷、附錄I卷
    嬰童百問十卷
    新刊宋學士全集三十三卷
    念庵羅先生集十三卷
    重校I峰先生集十卷
    甫里先生集11十卷
    新刻墨藪11卷
    白氏長慶集七十I卷
    詩紀I百五十六卷
    祝子罪知錄十卷
    新编古今事文類聚六集
    绩吴先賢贊十五卷
    石田先生集不分卷
    唐伯虎集二卷、六如唐先生盖譜三卷、伯虎外编缳刻十二卷
    賜閑堂集四十卷
    疑耀七卷
    淮海集四十卷
    弇州山人四部稿I百七十四卷
    嚴文靖公集十11卷附詩I卷
    轚説十卷
    南皋鄒先生會語義合编11卷
    袁宏道先生合集
    元人詩十種
    霞外詩集八卷
    漢隸字源
    六I題跋十I卷
    宣和書譜11十卷
    東坡題跋六卷、山谷題跋九卷
    海岳題跋I卷、姑溪題跋11#
    北史I百卷
    五代名羞補遗I卷
    廣川畫跋六卷
    通鑒前编十八卷舉要11卷
    三易集11十卷
    宋人小説I百帙
    傳奇七種
    清刻本閩小記四卷
    説文解字三十卷
    邵子湘全集
    在園雜志四卷
    天台縣志十五卷
    念八翻傳奇11卷
    帶經堂集
    香祖筆記十11卷
    嶺雲集六卷
    武夷新集11十卷
    明史稿11百六十I卷
    韵府拾遗I百六卷
    行水金鑒I百七十五卷
    鐵網珊瑚十六卷
    荑庵遄集11卷附録I卷
    奉使琉球詩
    多師集八卷
    吾友於齋詩鈔十11卷
    睫巢集六卷
    田氏叢書
    周官禄田考11卷釋I卷
    漁洋杜詩話
    畫禪宰随筆四卷
    相窨書塾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I卷
    七律鈔十八卷
    韓詩外傳十卷
    石經考文提要十卷
    爾雅音圈三卷
    軍經室詩録五卷
    士禮居叢書11種
    船山詩草選六卷
    雁門集十四卷附録I卷
    禮記11十卷
    與地廣記三十八卷
    洪氏集驗方五卷
    集韵十卷
    周秦名字解故11卷
    漢延熹西岳華山碑考四卷
    熱河避暑山莊圖
    交翠軒筆記
    鐵華館叢書
    龔端毅公奏疏八卷附I卷附録浠川正譜11卷
    錢南園先生遗集五卷
    覺迷要録四卷
    唐人五十家集
    玉牒初草11卷
    王狀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詩史三十I一卷抢遣I卷
    曲譜十11卷附I卷
    千璽齋印譜
    哈莲館印存
    丁龍泓印譜
    西京職官印錄
    蘭石軒印草劫餘篇

     


    顾氏过云楼及其藏书序:

    我國江南地區素有藏書之傳統。自宋元以來,古城蘇州私人藏書更是蔚爲風尚,雖寒儉之家,亦往往有數十百册,至於富裕之家,更是連櫝充棟,琳琅滿目。藏書之家指不勝屈,擁有數千百卷之圃籍者多不勝舉,總數高居全國之甲。從南朝的陸澄、未朝的葉夢得,到清乾嘉年間名震藏書史的“藏書四友"黄丕烈、顧之逵、周錫瑣和袁廷祷以及現代史學大家顧頡剛、目錄學宿耆顧廷龍等,藏書傳統綿延不斷。多數藏書家默默守持着自己的癖好,博藏群書,精心呵護,使中國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在他們的嬗遞中得以保存。蘇州歷史上還有許多家藏富瞻,然未以藏書著稱的世家文人,他們的藏書事迹被湮没於其他聲名下而不爲世人所知。近代史上著名書畫世家、蘇州
    頗氏一族當時享有"江南收藏甲天下,過雲樓收藏甲江南”、11半壁江山過雲樓”的稱譽,則是因過雲樓收藏宋、元、明、清名人字畫之豐達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顧氏家藏善本則因"秘不示人"家規,雖藏書宏富却不爲外界所知,否則過雲樓作爲私人藏書樓的聲名當不在晚清“四大藏書樓'’之下。在(過雲樓藏書書目圔録;(鳳凰出版傳媒集圍典藏丨一書付梓之際,我們采摭過雲樓樓主、蘇州顧氏一族的藏書故事,介紹其藏書内容,旨在搜揚潜逸,使後人能够記取顧氏一門在保存中華文化遗產上做出的傑出貢戯。

    南北朝顔野王丨519-581》之後裔,顧野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詩文,善丹青。過雲樓的建造者名顛文彬【1811-18891,字蔚如,號紫珊丨一晚號艮庵,清道光二十一年進士,官至寧紹臺道。工書善詩,尤長倚聲。
    精鑒筲,善收藏,所着碑版卷軸,烏欄小字,題識殆遍,著有(眉渌樓詞、噇記》、《過雲樓帖:》、《百衲琴譜》等6]年,顧文彬隠退原籍蘇州,因官囊充斥,耗二十萬兩銀,購得古舂申君廟『吴寬復園故址等明清建築,以七年時間改建爲包括住宅、花園、義莊、祠、院,夾峙於護龍街尚書褢南北兩側。住宅正路東側依次爲花廳“艮庵”和。過雲樓名取蘇東坡言“書畫於人,不過烟雲過眼而巳”之意,爲顔文彬祖孫四代專貯書轚及古籍、金石之所,這裏以收藏既精且富,曾得"江南第一家"美譽。樓面闊三間12米,進深9.5米,高9.2米,兩層,硬山重檐式。紅木屏風隔斷雕刻精細,門窗裝飾古雅。樓前左右軒廊壁開扁式六角磚細框,内嵌亂冰片紋木花窗,工藝精良。樓後原有乾隆八年款磚雕門樓及堂樓兩進,整幢建築高敞古樸,自成一區。花園名怡圃,園名取論語"兄弟怡怡“之意。由顧文彬三子顔承參考畫家任阜長意見主持營建。顧承尤精鑒别,極受顔文彬器重,贊譽他“性愛古董,别有神悟,物之真僞,一見即决,百不失一”,衹可惜壽不永年。怡園在蘇州諸園林中,年代最晚,却以小巧見長。其結構之精巧,非胸中有丘壑者,莫能出此,被時人評爲"最足勾留"的一處。怡圜的詩情畫意頤養了一代代顔氏子孫,成就最著者即是文彬之^^―顧鹤逸。顔鶴逸I1865-19301,本名賴士,字鶴逸,號西津。别號誇一、筠鄰、西津漁夫、西津散人、一峰亭長。室名鹤廬、海野堂、甄印閣等。在文彬孫辈行六,爲顧承之子。‘體幹秀偉,妙於語言,秉不世出之天資,上绵家學,鴻博爲同輩推服","天性於畫學爲近,髫齡隨長者自鄉祭掃歸,即屏坐空齋,揣寫所見。“過雲樓藏古今書畫真迹至富,甲於吴下,加上家學濡染,待他"稍長,益取經明賢,上規宋元,又兼綜於國初六家,寢饋以之,自成高格”。作畫涵濡功深,筆多逸氣,以山水見長,尤長臨古。關於他的風姿,時人冒廣生曾記云"余來吴門游顧氏之園屢矣,因得識吾鶴逸,而余友吴子昌碩又時時爲餘稱道鶴逸不去口。鶴逸少時,即有灑然之致。其所作畫,出入烟客、元照,世之真鑒賞者,未聞有閑言也。既性喜鶴,因以鶴名其廑。陳眉公云:‘若是學道,故是黄鶴背上者,捨鶴逸將誰屬也。”

    顢鶴逸家計富足,少年應童子試時,見一老童生跪請易换被污試卷遭人呵斥,因此鄙視科舉黑暗,一生未仕。-父親顧承早亡,事母至孝,以父母在不遠游爲則,終生不離家鄉,在鐵瓶巷舊宅畫室中,终年浸浬於書畫詩詞之間,樂在其中,自娱自遣。淡泊名利,往來皆書畫文友。光緒中葉,怡園名流雲集,每月開奎社,吴昌頓、金心蘭、吴清卿、顔若波、王勝之、費屺懐等咸隸社籍。鶴逸所作,常被同儕推爲執牛耳者。怡園還曾有書畫家客居其中,加上他精於筲鑒,請其饕别、題識者踵門如市,怡囿水木清華,“遂爲有清一代藝苑傳人之殿”,他在络畫方面的成就,生前就譽滿海内外,時人賢其有雲林清秘遺風。他矯時俗重畫輕書之習,凡先賢翰墨,均加甄果通喜收金石、碑拓、古印等,棰大豐富了過雲樓藏品,使過雲樓收藏進入全盛時期。顧鶴逸自敘“予家自曾王父以來,大父及仲父、先子咸惟書畫是好,累葉收藏,耽樂不怠。溯道光戊子【1825I迄今丁卯I1927丨,百年於兹。唐宋元明真迹入吾過雲樓者,如千里馬之集於燕市",過雲樓顧家成爲當時與上海虚齋主人廉萊臣并稱的兩大收藏家。頗鶴逸多才多藝,於方劑、營造、種樹、雕刻諸藝尤具神解,著有〈因因庵石墨記;(未完I、(绢過雲樓書畫記、鶴廬畫識、《鶴廬畫趣》、鶴廬集帖〉數種。晚年目疾封筆,1930年5月19日,中風疾卒。遗命以僧服道人鞋殮,葬蘇州西津橘。顱鶴逸有四子:公可、公雄、公柔、公碩。其書畫精品以前三子所得居多,日寇
    打進蘇州時,顱家老宅院子襄落下一顆炸彈,房間一面墙上的窗子全被炸飛,而窗下意外無恙。受此驚嚇,過雲樓第四代主人顏公雄急忙携帶裝有整包字畫入上海租界,竟無暇顧及兩個幼子的安危。日本人和漢奸到處打聃他的要得到這批字畫,顔氏家人和親屬個個嚴守秘密,無論生活如何拮據,-幅書薑,直到抗戰勝利。1949年以後顔氏子孫多次將珍藏捐獻國家,現完、上海博物館收藏爲多。捐獻最多的一次是在1951年,由顔公雄之妻沈冬四代相傳的包括巨然、倪雲林、趙孟頫、沈石田、文徴明等人作品在内査以及明正德、萬曆、崇禎時期的善本書和罕見稿本十餘部捐獻給上海頃家的捐獻是當時文管會所藏書畫的半壁江山,後來歸入上海博物館,上舉辦過雲樓書亶特展。

    
    过云楼藏书首推《锦绣万花谷》。从文献跟学术的角度而论,这部书不值得标榜。多少百年来,不一流学者在研讨古代文化时倚重过这部书。北京年夜学突然放弃购买权,应当有断定古籍的能手向他们使过眼色。

    《锦绣万花谷》不著作者。它采录的都是历代名著,不是李贽《焚书》、《藏书》之类异见人士的著述,不是《肉蒲团》、《巫山艳史》式的淫书;作者同当时的文人萧恭父、胡恪闻有过交往,表明不是黑道人物,然而出版时却更名换姓,殊为可疑。它不值得标榜,这是第一档次由。

    第二,《锦绣万花谷》作为类书,分类散乱,前后重叠,流于草率,代拍;内容不分时代,随机缮写,支离破碎。比喻前四十卷收录绘画一项,独一58个典故,全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屡屡只有几多十个字。有的词条不注因由,而阐明的来由又过于简略。从作者的序言获悉该书的编辑过程漫长而艰难,因为当北宋灭亡之际,他还是儿童,在金国的铁蹄下没受过优良教诲。尽管是书痴,却始终清苦,蛰居乡间,缺乏博览群书的条件,只能随缘借书抄书。到该书编成时,他曾经是六七十岁高龄的学人,居然在序文的末了把序写为叙。序写成叙始于苏轼,由于祖父名叫苏序,为了避讳,作序等同写为叙,弟弟苏辙则写为引。《锦绣万花谷》的作者即便是苏序先人,按避忌不过五代的通例,写成叙也很无稽,可见他只是书痴而不是学问家。他的序言声称编纂这部书在于“自娱而不可传人”,表明他有自知之明。历代鉴书家对《美丽万花谷》的评价不高。宋理宗时期的藏书家陈振孙著《直斋书录解题》,指出它“门类无伦理,媒介亦拙”,可能说是定论,至今无人反驳。有了唐朝《艺文类聚》、《初学记》跟宋朝《安静卸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等大型类书,这部类书实在不足挂齿。

    第三,纪晓岚主持撰写《四库提要》,指出该书前言既然说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成书,书中却称呼宋理宗(1225-1264年在位)为当今皇上,表明皇家收藏的也不是淳熙旧版。言下之意不是被祖先修改,即是伪刻。明代书肆假造宋版书,无奇不有。过云楼营建于1860年前后,当时官方地道的宋版书已不久见,http://www.myday.cn。乾隆皇帝教唆编纂《四库全书》,恳求在世界征集图书。从乾隆1772年开始,七年时间内共征集图书12237种,以江苏最为积极,进书4808种,位于各省之首。当时倾各省之力都找不到原版了,过了九十年,从江苏过云楼却冒出淳熙版《漂亮万花谷》,未免让人打上问号。从刻印装帧等方面辨别它的真伪,我等候古籍版本学家李致忠、曹之教师出面判断。

    过云楼藏《锦绣万花谷》能否是不代价了呢?不是。在货币不断减值的当代,花一亿多购买一部即便只有五六百年历史的古籍,纯挚从收藏的角度看,断定不亏。它毕竟能展现知识的力量,也能窥见历史的厚重,还能发现一位书痴以一己之力同官修类书看齐的求学精神。在视学识如草芥、视古籍如粪土的当代中国,这类精神已经举世罕见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