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宗谱文献集成 全20册 2013
¥28.00價格
金华宗谱文献集成 全20册 2013
金华宗谱文献集成 全20册 2013
《金华宗谱文献集成》共20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出版,由黄灵庚教授主持编纂。
《金华宗谱文献集成》汇集金华地方宗谱资料,是一部由宗谱组成的金华历史,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对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和研究金华丰厚的历史文化,研究地方名人的珍贵事迹资料,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金华宗谱文献集成》出版缘起:在我国古代,官方民间向来都有修史的优良传统,国有国史,地有方志,家有宗谱,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国之正史早已被悉数整理出版,方志近几年也在陆续重印,唯有宗谱仍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宗谱除了记载某一家族之谱系,还收录有大量珍贵文献,对于研究某一家族、某一地区乃至某一时代的历史、人文、风俗等,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今人不仅能从宗谱中看到一些正史中不经见的历史细节、生活片段,也能发现古人文集中一些未收的篇章,甚至还能觅得某些已经被认为佚失的资料。金华地处浙江中部,古称婺州,下辖金华、义乌、东阳、兰溪、永康、浦江、武义、磐安八县。其地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宋元以来,鸿儒辈出,人文蔚起,著述如林,影响中华文化甚巨。金华地区历代重视修谱,往往一姓而有几十修,且吸引了众多文人学者的参与,故而保存了古代许多极为珍贵的文献。然宗谱历经兵燹、水火、鼠蠹等破坏,损毁无数,有幸留存下来的,也大多分藏于各地图书馆,或散落于偏僻乡镇、山村野寨,一向秘不示人,故收罗极为困难。《金华宗谱文献集成》是《重修金华丛书》的一部分,由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黄灵庚教授主持编纂,由金华市委宣传部协助,金华、义乌、东阳、兰溪、永康、浦江、武义、磐安八地宣传部委派专人具体负责当地宗谱的收集、编选工作。通过多年辛勤寻访,共收集到宗谱490余种,并从中辑录名人序跋、碑记、祭文、行状、铭赞、传记、实录、笔记、诗文等数万篇,编为20册,内容极为丰赡,许多资料不见于他处,相信一定能为文史研究者提供新素材和新视野,以推动研究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当前,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迎来一个繁荣的时代,这也要求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新编《宋濂全集》为我们总结经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辑佚属于材料的新发现与汇辑。数十年来,出土文献、碑刻文献以及大量罕见古籍版本的发现,有力推动了当代辑佚学的发展。然而,仍有新材料领域有待进一步开拓,收藏于民间的大量宗谱文献即其一。“新编”辑佚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宗谱文献的广泛搜集整理。黄灵庚先生用七年之力编纂《重修金华丛书》,共200册。前180册收录金华文献877种,后20册超过1000万字的材料为《金华宗谱文献集成》。“新编”宗谱文献辑佚正是在这一工作基础上完成的。可以说,没有《重修金华丛书》的编纂,就很难有“新编”这样的辑佚成果。浙江为文献大邦,尤其是南宋以来,文献著述与江苏并称,冠于海内。浙东宗谱存世数量庞巨,初步统计,不下6000种。仅就金华一地而言,兰溪宗谱传世逾900种,浦江宗谱逾300种,东阳宗谱逾300种,武义宗谱约200种,永康宗谱约200种,金华与汤溪宗谱不下300种,总计超过2000种。其中多数为清末与民国间续修,明代宗谱虽不多见,但康、雍、乾三朝宗谱并不乏见。金华宗谱卷帙富者多达百余册,收录诗文富者多达千余篇,时而还可见久已失传的别集仅藏于此。毋庸讳言,收入《重修金华丛书》的宗谱文献,尚是金华宗谱的一小部分,只是浙东宗谱的冰山一角,然黄先生从中辑出了宋濂佚作200余篇。笔者携门人从中辑出金履祥佚作20余篇、胡翰佚作20余篇、方孝孺佚作40余篇、苏伯衡佚作30余篇。浙东宗谱的辑佚学价值,无疑是惊人的。浙东宗谱对浙江家族史研究、文化世家研究、文学研究、学术史研究、家族教育研究、历史人口变迁研究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这里只关注它的文献辑佚价值。清人汪琬《自题类稿六则》告诫门人“散失虽多,戒勿寻访,以求附益”。其说自有道理,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我们仍应搜辑遗逸,公诸于世。新编《宋濂全集》在宗谱文献辑佚方面已作出可贵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古籍整理研究途径和一种成功的经验。《重修金华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经过认真校订、比勘版本,最终收录婺籍文献877种,200册,提要1册,约64万页,数亿文字,堪称金华的“四库全书”。这是金华历史上收书最全的一套地方文献丛书,且收录了不少珍贵稀见的稿本、抄本,不少文献系首次刊布,价值巨大。本丛书的三大亮点:一,收书全。婺籍大家之文献,代有锓版,且前后卷数、书名乃至篇章、字句多见异同,其孰优孰劣,终难定论,若宋之吕祖谦、陈亮,元之黄溍,明之宋濂等。胡氏二《丛书》常常只选择一种,未足以明其异同、始末,不利于版本之校勘。此次重修,则根据文集刊刻时间之先后,悉数收录。二、体例新。对胡氏父子的体例有所继承,亦有所创新。在创新方面,凡于所收之书有所质疑或驳议者,则进行明审详辨。所收每书作者里籍必以本籍为准。凡属流寓者概不阑入;外籍流寓于婺而易世不再迁者则标婺人;古今区域不同者,仍从古。所收之书作者世代或有争议者,一人跨越两代,如生于宋而卒于元、生于明而卒于清或生于清而卒于民国者,则以其著作之撰写时代为准。或依作者之志,凡以逸民遗老身份自居者,则系其故朝。若金履祥、方凤等虽已入元,仍著其为宋人;若戴良不肯降志入明,仍著其为元人;若胡宗懋身处民国犹恋清朝,仍著其为清人。三、重视文献的深度整理。《重修金华丛书》对整个金华地区的宗谱文献进入深入发掘整理,辑录宗谱名人序跋、碑记、状传、诗文等,成《婺州宗谱文献集成》,下分八编:《金华宗谱文献集成》、《义乌宗谱文献集成》、《东阳宗谱文献集成》、《兰溪宗谱文献集成》、《永康宗谱文献集成》、《浦江宗谱文献集成》、《武义宗谱文献集成》、《磐安宗谱文献集成》。作者简介:黄灵庚,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代表性学术成果为:《吕祖谦全集》(主编)、《宋濂全集》、《重修金华丛书》(主编)、《楚辞章句疏证》、《楚辞集校》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项,获得教育部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等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