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全15册 2011 高清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全15册 2011 高清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全15册 2011 高清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全15册,由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为陆侃如、冯沅君的夫妇合璧之作,共十五卷,五百万字,全面收录二人的学术论著、文学作品及译著,依照两位先生合著、陆先生专著及文集、冯先生专著及文集的顺序排列卷次。陆、冯夫妇在文学研究领域并驾齐驱,联手著述,做出了多种卓越的学术成果,堪称文坛佳话。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研究、考论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当代和未来在此领域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资料价值,而冯沅君作为一个女作家本身在现代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陆侃如冯沅君合集》的出版无论是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研究成果,还是对促进我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15卷)》是当代出版史上首次学者夫妇的合璧之作。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15卷)》不仅收录了夫妇二人在国内多次再版的著作,亦收录了二人在期刊杂志上刊出的各种文章,以及多部未刊出的、在海内外私藏或馆藏的手稿,搜寻整理颇费周折,但以此收集则更全面地反映了二人的学术脉络及创作发展。
陆侃如、冯沅君二人的学术地位之高是世所公认的,他们二人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是任何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都需借鉴的。合集收录的全面性,对于古典文学研究更具有参考价值。
合集由夫妇二人的亲传弟子--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张可礼先生和袁世硕先生担任主编,确保了整理的合理性及内容的准确性。陆侃如(一九○三至一九七八),字衍庐,小名雪成,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江苏海门。 现代著名学者。一九二六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二七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一九二九年与冯沅君结为连理,一九三二年夫妇一起留学法国,一九三五年又一起在巴黎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述甚丰。生前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冯沅君(一九○○至一九七三),原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漱峦、淦女士、大琦、吴仪等,河南唐河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和学者。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一九二二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一九二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她从小受新文化新思想影响,参加过五四运动。二十二岁时她在创造社的刊物上发表了以《卷葹》为名的系列小说,深得鲁迅先生的赏识,引起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感情共鸣。从此她成为《语丝》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但几年后即将精力专注于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生前曾任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副校长。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书目: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一卷 中国诗史上(陆侃如、冯沅君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二卷 中国诗史下(陆侃如、冯沅君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简编 中国文学史简编(修订本) 中国古典文学简史 (陆侃如、冯沅君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四卷 南戏拾遗(陆侃如、冯沅君著) 古优解(冯沅君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五卷 《诗经》《楚辞》及乐府研究集上(陆侃如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六卷 《诗经》《楚辞》及乐府研究集下(陆侃如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七卷 陆侃如古代文论研究集(陆侃如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八卷 陆侃如散论集(陆侃如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九卷 陆侃如译文集(陆侃如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十卷 中古文学系年上(陆侃如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十一卷 中古文学系年下(陆侃如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十二卷 冯沅君早年文史论集(冯沅君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十三卷 古剧说汇(冯沅君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十四卷 冯沅君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集(冯沅君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第十五卷 冯沅君创作译文集(冯沅君著)
《陆侃如冯沅君合集》序言: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陆侃如和冯沅君两位先生都是文学史研究方面的杰出学者,冯沅君先生还曾是上世紀二十年代文坛上的著名女作家。两人是由于学术事业相同,早早即挺拔而出,惺惺相惜,结为伉俪,白首偕老。他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携手走过了约半个世纪不无坎坷的人生路程,又是学术上的同道,联手著述,作出了多种卓越的学术成果,又各有独到的学术造诣和成就。世上名人中夫妇从事同一种事业者并不少见,而在同一种事业中并驾齐驱、两相辉煌者,却是罕有的。
陆侃如传略及学术贡献陆侃如,字衍庐,小名雪成。一九0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于江苏省海门县普兴村的一个开明士绅家庭。父亲陆措先生曾就读师范学校,热心教育事业,担任过县教育局视学,在家乡创办恒基小学,推行新学。后为解救乡里贫病,筹办社仓,潜心中医,开设诊所,对贫病者实行义诊。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支持抗日。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成立,被选为海门、启东两县参议长。抗战胜利不久病逝,新四军在崇明县为他主办追悼会,陈毅军长为其墓碑题字。侃如先生幼年时期,是在父亲自办的恒基小学度过的。父亲的开明和学识,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为侃如先生后来不断追求进步和在学术上取得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陆先生小学毕业后,在江苏就读中学,成绩优秀,英语成绩尤其突出,并有作品发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发生后,他受到了新文化的洗礼,对新文化的倡导者胡适十分仰慕,曾给胡适写信,请教如何读书。
一九二0年,陆先生进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一九二二年考入北京大学,一九二六年毕业。同年七月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先生。一九二七年六月毕业。先生聪慧好学,是一位早熟的学者。十九岁考入北大后,即开始了他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生涯。从考入北大到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时,己经先后发表和出版了论箸二十三种。在这二十三种论箸中,涉及了《诗经》(如《“三颂”研究》、《“二南”研究》)和陶渊明(如《陶公生年考^跋古层冰(陶靖节年谱〉》〉等,其中有两个重点:一是以屈原和宋玉为代表的《楚辞》研究,一是乐府诗研究。
关于《楚辞》研究,计有《读〈读楚辞〉》、《屈原》、《宋玉》、《宋玉赋考》等九种。其中《读〈读楚辞〉》一篇特別值得关注。一九二二年胡适将其发表在《读书杂志》第一期上的论文《读
楚辞》寄给侃如先生,要他“提出批评”。以当时胡适的地位,竞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这本身就可以说明当时在《楚辞》研究方面,侃如先生在胡适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先生说:“‘批评,二字我可不敢当,但我对于他的这篇文字也很有些意见,正好借此机会写出来同胡先生及其他研究楚辞的学者讨论讨论。”陆先生在《读〈读楚辞〉》一文的“讨论”争,针对胡适否认《天问》、《卜居》、《渔父》为屈原所作的观点,立足于忠实的考证和文本的细致分析,肯定此三篇是屈原的作品,认为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的记载是靠得住的。
先生关于屈原和宋玉的研究成果问世以后,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有相当大的影响。赵景深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小史》中论屈原说:“他的作品,最近据陆侃如考证,凡三篇,即《离骚》、《九章》、《天问》。”论宋玉说:“据陆侃如的考证,他的作品只有《九辩》和《招魂》,真是他自己的。”一九三二年出版的刘麟生的《中国文学史》、胡云翼的《新箸中国文学史》,都
明言是根据陆先生的研究成果而论述屈原和宋玉。杨荫深一九三三年出版的《先秦文学大纲》,书末列有四十二种参考书,其中近人著作五种,有四种是侃如先生的,中有《屈原》和《宋玉》。杨荫深评价说:《屈原》“为最近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屈原生涯及其作品的一部好书”;《宋玉》“对于研究宋玉的作品也有新的见解”。从上面列举的史实,可以看到先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楚辞》研究领域里的突出贡献。
关于乐府诗研究,有《〈孔雀东南飞〉考证》、《答黄晦闻书》、《乐府古辞考》、《乐府的影响》等四篇。这几种著作发表以后,受到了学林的重视,直到今天常常被作为研究乐府诗的重要参考。《乐府古辞考》于一九二六年初版后,至一九七七年,在大陆和台湾再版七次。王运熙先生《汉魏六朝乐府诗研究书目提要》中著录此书,说:“此书写作时间较早(序例写于民国十四年〉,系近人专治乐府箸作之前驱者。”陆先生在北大和清华学习期间,冯沅君先生也在北大学习和工作。他们当时都是才华出众、非常敬业的青年,彼此有所了解和接触。一九二七年五月,陆先生与沅君先生到上海合影订婚,同年六月,陆先生清华研究院毕业后,应聘到北京中法大学任教。次年春,受聘复旦大学,并兼任暨南大学中文系讲师。沅君先生也在这时到了上海,与陆先生同在上述学校任教。一九二八年三月,胡适就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请陆、冯两位先生到该校大学部兼课,不久又聘陆先生任大学部中国文学系主任。同时,胡适同陆先生商量,筹办了《中国文学季刊》,先生任总编辑,先后出了两期。一九二九年一月,二位先生在江苏海门陆家举行了婚礼。一九三0年夏,两先生应设在安徽安庆的安徽大学校长杨亮功和教务长程憬的联合邀请,到该校任教。两位先生结婚后,既是生活上的伴侣,又是学术研究上的合作者,开始了他们近五十年的学术合作历程。
陆、冯先生结婚后,相继联手完成了《中国诗史》和《中文学史简编》的写作。陆先生在一九三零年夏所写《中国诗史 序例》中说:“此书是我和沅君合写的。起先我打算一个人写。在北平读书时,便写成《导论》及《古代诗史》。后来在上海教书,即以此稿作讲义,并续写《中代诗史》。时沅君正在上海讲词曲,故以《近代诗史》托付她。我自己又写一篇《附论》,全书就此完成了。”《中国诗史》于一九三一年出版。《中国诗史》凡五十馀万字,依据当时流行的文学进化观念,论述-从先秦《诗经》、《楚辞》,汉之“乐府诗”,直到元明清散曲(附“小曲歌谣”〉,最后附论“现代的中国诗”,展示出中国两千多年诗歌发展演变的总体面貌。箸者具有传统的国学根底,早期诗歌总集成书情况、历代重要诗人生平,大都考证精审,又融合西方理论和研究方法,重在分析、论述诗人诗作,从诗歌的题材、表现方法、语言运用诸层面,揭出其成就和创作特征,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集、诗人作为一个时代之代表重点介绍、评述。这样,便不仅在体式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增大了文学批评的含量,也就增大了书写的诗歌史的本体内容。全书论及的诗人诗作众多,大都作出了具体的评述,重要诗人的评述更为深细,有许多分析、论述是中肯的。这部《诗史》可以说是第一部具有现代性的学术分量厚重的中国诗歌通史。
《中国诗史》出版以后,受到了学术界的推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致曹靖华》的信中,推荐“可看”的文学史共五种,其中有《诗史》。《诗史》问世之后,相继出版的不少文学史著作,都参考了《诗史》。一九三三年杨荫深出版的《先秦文学大纲》书末列有近人所撰写的参考书五种,其中有《诗史》卷上。一九三四年龙沭勋出版的《中国韵文史》,附录“中国韵文简要书目”,选“时人论著”五种,其中之一是《诗史》。一九三五年刘经庵出版的《中国纯文学史纲》,此书“曾参考关于中国文学论著的版本数十种",其中有《诗史》。一九三六年赵景深出版《中国文学史新编》,分古代、宋元和明清三编,各编均列《诗史》作参考书。一九三八年杨荫深出版《中国文学史大纲》,除《楚辞》部分吸取陆先生的成果外,关于乐府部分,也多取资于《诗史》。自一九三一年初版到今天,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诗史》(包括修订本〉已由不同的出版社相继再版十数次,而且还在再版重印,称得上具有持久不衰的学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