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陈去病全集 全6册 2009高清

陈去病全集 全6册 2009高清

¥12.00價格
陈去病全集 全6册 2009高清
  • 陈去病全集 全6册 2009高清

    《陈去病全集》全6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出版。

    南社是清末民初一个重要的革命文学团体,其成员之多、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在当时文坛影响极为深远。陈去病是南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对南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才华横溢,一生著述甚丰,整理出版他的全集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此书收录了陈去病的全部著作,如《浩歌堂诗钞》、《浩歌堂诗续钞》、《巢南诗话》、《诗学纲要》、《辞赋学纲要》、《病倩词》等。其记史、记传集、序跋集、启笺集等也收录于内;其辑刊的《笠泽词征》、《吴江诗录》等亦全部录入。全稿收罗完备,整理系统规范,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陈去病全集》序言:
     
     
    陳去病,原名慶林,字佩忍,又字巢南、病倩,别號垂虹亭長。筆名有季子、醒獅、大哀、南史氏、
    有潙血胤、東陽令史子孫等。江蘇吴江同里鎮人。一八七四年生,爲遺腹子。一九〇三年在日本加入拒俄義勇隊。一九〇六年加入同盟會,自此長期追隨孫中山,投入民主革命,一九〇九年發起并組織革命文學團體南社。一九一三年參加反袁的「一一次革命」,任江蘇討袁軍司令部秘書。一九一八年赴粤,參加反對北洋軍閥、維護民主共和的「護法運動」,先後檐任非常國會秘書長、參議院秘書長等職。一九二二年,孫中山在廣東韶關誓師北伐。陳去病任大本營前敵宣傳主任。不久,陳炯明兵變,孫中山被迫離粤赴滬,陳去病經孫同意,到南京任東南大學講師,教授中國文學及詩歌、辭賦。一九一一四年任江蘇臨時省黨部委員,在上海组織江蘇民治建設會。同年隨孫中山北上,任清理清宫古物委員。次年,孫中山逝世,任葬事籌備委員會委員。一九二五年,被選爲江蘇省黨部臨時監察委員。一九二八年,任古物保管委員會蘇州分會主任、江蘇革命博物館館長、國民黨中央黨史编纂委員會委員。一九三三年,在蘇州報恩寺受比丘戒。同年十月四日逝世。陳去病是民國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新聞家、詩人、教育家和學者。縱觀陳去病一生,有六大貢献。
     
    献身民族民主革命,推動青年知識分子轉化。
     
    陳去病七歲入塾,攻讀四書五經,二十一一歲考中秀才,走的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仕進之途。但是,憂患叢生的時局改變了陳去病的人生道路。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戰争失敗。一八九八年,維新運動興起,陳去病即在家郷同里組織雪耻學會響應。一九〇二年,蔡元培等在上海成立以愛國和革新爲主旨的中國教育會,陳去病即組織同里支部。這時候,陳去病還處在康有爲、梁啓超爲代表的維新派的影響之下。但是,一九〇三年陳去病赴日留學之後,却迅速從愛國走向革命。當年四月,傳説廣西巡撫向法國出寶權益,東京的中國留學生掀起柜法運動。陳去病致書同里教育會,引證西漢名將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的名言激勵衆人,自此便以去病爲名。同月,沙俄拒不按約撤退在我國東北的軍隊,東京中國留學生再次掀起拒俄運動。在黄興等發起倡議組織拒俄義勇隊,奔赴躺場,爲國效命時,陳去病毅然簽名,被編入丙三分隊。清政府害怕學生,加以阻撓、鎮壓,激起學生憤怒,紛紛轉向反清。同年六月,陳去病在同鄉會雜誌《江蘇》第三、第四期發表題圖長詩,歌頌朱元璋滅元興明和鄭成功抗清的英雄事迹。又發表長文《革命其可免乎》,批判清政府對外投降,對内鎮壓,認爲長此以往,中國必將瓜分豆剖,萬劫不復。文章呼籲:「革命乎!革命乎!其諸海内外英材傑士,有輟耕隴畔而憮然太息者乎,則予將仗劍從之矣。」拒俄運動的受挫促使大批青年知識分子向革命轉化。陳去病是這種轉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帶頭人。自此,陳去病即追隨孫中山,投身民族民主革命。舊説認爲陳去病是「一民主義者」,衡以陳在辛亥革命後反對袁世凱和張勳復辟,參加「護法」諸役,説明此説不確。
    發起并組織多個革命社團,主盟南社。
     
    明代中葉以後,吴江地區文社發達。先有不少文人參加東林、復社。明亡後,葉繼武、戴笠等吴江人士組織驚隠詩社〖逃之盟\顧炎武、歸莊等紛紛加盟。陳去病受先輩濡染,一生組織過多種社團。一九〇六年,陳去病到徽州府中學堂任教,與後來成爲繪畫大師的黄賓虹共事,因仰慕明末思想家黄宗義的學風和文風,共同組織黄社,其宗旨爲「取新學以明理,憂國家而爲文」。一九〇七年七月,革命黨人所發動的浙皖起義失敗,秋瑾殉難。陳去病想在上海召開追悼會,被人所阻,便於八月十五日(夏曆七月七日)邀集吴梅、劉三、馮沼清等十一人組織神交社,計劃出版《神交集》,未成。一九〇八年初,陳去病在上海與劉師培、高旭、柳亞子等計議組織文社,繼承明末幾社、復社傳統。一一月11十五日,陳去病和徐自華在杭州爲秋瑾下葬,并在鳳林寺舉行追悼會,組織秋社。
     
    《陈去病全集》目录:
     
    陈去病全集 诗词集一
    浩歌堂诗钞
    叙一
    叙二
    叙三
    叙四
    叙五
    卷一
    东江集
    松柏行呈杏庐夫子壬辰
    夏日闻居癸巳
    初秋书感甲午
    谒师杏庐谭谠竟日谨呈两律乙未
    读竹书纪年丙申
    江行杂诗丁酉
    盘门夜泊戊戌
    松陵诗派行己亥
    沈子树茂才大椿安贫力学士也秉其先世
    水西给谏之懿训恂恂端确望而知为谨
    饬之士因赠诗以勖之
    独步垂虹亭望积雪并追怀颅雪滩诸先哲
    冒雪渡庞山湖至同里
    咏怀庚子
    初春退思草堂见雾迟沈六不至辛丑
    卷二
    壮游集
    将游东瀛赋以自策癸卯
    大阪怀徐福
    自梅田驿乘汽车赴江户道中作
    薄游上野因登凌云阁骋望
    东京雨后寓楼倚望
    泰伯仲雍
    题明孝陵图
    题郑延平战捷图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漠
    辑陆沈丛书初集竟题首
    题警钟日报
    赠林刘二君子
    与竹庄宪鬯论女学
    与宗素济抉两女士论文
    癸卯除夕别上海甲辰一兀旦宿青浦越日
    过淀湖归于家
    暮春苦雨
    读史杂感
    华葩四章
    横泖怀二陆乙巳
    泛舟游畲山
    篝山镶余瑾
    下山遇猎人
    仲春晦日由杨庄抵曹家渡即晚驱车赴上海作
    稼圆哭威丹
    别上海
    凤溪道中用郭丹叔集中韵
    舟过青浦
    将离思先妣也自先妣没而不肖学殖曰以
    落虽有绿阴如黄萎何
    夏夕读殷氏松陵诗征时予方尽失其拜汲
    楼诗稿而所辑乡邦遣文敷十卷及此本
    独未故佚一若有阴护之者爰感而赋此
    卷故有陈梦琴希恕题词即同其韵
    观夏考功遣札
    读瞿稼轩蜡丸书
    观杨维斗先生小札
    珠兰
    吴门过程学启祠
    虎丘过李合肥祠堂不入
    赠吴祝臣尧楝时君方赠予长兴伯遣稿
    采芝图为沈骚庐廷钟题
    梦雪郎时君卒已四年矣
    喜得无畏书却寄
    斟定长兴伯遣集谨书其后
    秋蹬
    夜过昆陵驿
    焦山中流遇急湍
    卷三
    黟山集
    丙午元旦
    过虞山
    泾县道中赋雪
    别旌德县城喜大雪初晴
    冒雪腧新岭有怀金文毅公罄
    来新安两月矣卒卒未暇弄翰偶从枕上得
    敷绝句以寄同人
    喜得海外书却寄
    清明屯溪道中念先世祖墓有为族人盗卖
    者不禁泫然
    自柘林横渡登岑山佛寺
    太炎将脱于理诗以招之
    春暮独坐紫阳书院
    屋庐书来多厌世语欲从予游予尤厌世人
    也方将振健翮事冲举以求乎无为之乡
    又鸟可偕吾游耶故歌以答之会心者当不远也
    歙州城上望黄山作
    独坐披云峰下
    再游如意寺
    玄悟一首寄屋庐
    自歙州入山中投止下洽三十韵
    将礼天都特诣汤池洗祓还宿紫云庵斋宫
    二十八韵
    慈光寺
    石门戳遇雨
    登天都观云铺海作
    文殊院梦太炎出狱未果泫然书示衲子
    大风雨自黄山绝顶降至汤泉浴罢礼佛一一首
    再宿紫云庵闻山僧弄弦索高歌怪之
    浪游黄山还次汤口程翁明德治具留宿夜话有作
    容溪夜宿
    将归具区罗生萼持纸乞言为书此贻之放舟新安江晚泊濑水有作
    七里拢
    严濑谒子陵祠登钓台西望谢皋羽恸
    哭处
    梦中过桐庐作
    赠刘三
    虎林杂诗四首
    江行杂感二首
    重过西台寻谢皋羽坟不得返舟获巨鳊
    一头食之甚肥
    晚经茶园
    读吴骏公集
    过方啸琴文隽斋头观李长蘅为陈文庄
    公所绘山水及眉公画梅长卷
    秋夜山中不寐。
    良夜月色甚明屯溪沈钰罗萼郑仪诸
    子邀饮小蓬壶不迈枢鲁德
    孙列五麟邀过其庄谠饮甚欢赋此奉酬
    绩溪胡佐邀同诸子再集小蓬壶看月用前韵
    中秋自屯溪赴唐谟饮许氏花汀同座有
    贺子吉严公上陈鲁惠费公直迈枢
    ……
     
    陈去病全集 诗词集二
    陈去病全集 诗词集三
    陈去病全集 序跋集
    陈去病全集 啓集
    陈去病全集 政论杂著集
    陈去病全集 记史纪传集一
    陈去病全集 记史纪传集二
    陈去病全集 碑铭 哀誄 公布讚 行述集
    陈去病全集 遗闻杂脞集一
    陈去病全集 遗闻杂脞集二
    陈去病全集 遗闻杂脞集三
    陈去病全集 游记集
    陈去病全集 小说戏曲集
    陈去病全集 诗话词话集
    ……
    附录:陈去病年谱
    编后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