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集部辑佚文献汇编 全100册 2018高清国图馆

集部辑佚文献汇编 全100册 2018高清国图馆

¥98.00價格

集部辑佚文献汇编 全100册 2018高清国图馆

  • 集部辑佚文献汇编 全100册 2018高清国图馆

    《集部辑佚文献汇编》全100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出版。

    《集部辑佚文献汇编》是《历代辑佚文献分类汇编丛刊》之一。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本书第一次将历代的集部散佚文献,从诸多后代辑佚丛刊中辑选出来,按照别集、诗文评的分类整理成书,在这一大的分类下又按照朝代顺序划分。对于研究两汉以来的文学,提供了更为集中的辑佚资料。
     
    在历史上,人们对集部文献的关注相较于经、史、子部,显得稍为逊色。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儒家经典权威地位的确立,史部可资鉴戒,子部可与经部、史部“旁参”,而集部多与儒家经典关系不密切,故并不受正统学者的重视。但是,集部文献作为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资料与多样的文体,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掘和利用。
     
     
    在歷史上,人們對集部文獻的關注相較於經、史、子部,顯得稍爲遜色。分析其原因,可能在於隨着儒家經典權威地位的確立,史部可資鑒戒,子部可與經部、史部一旁參一,而集部多與儒家經典關係不密切,故并不受統學者的重視。但是,集部文獻作爲中國古代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着豐富的資料與多樣的文體,需要我們進一步發掘和利用。
     
    秦以前,雖有《詩》及屈原、宋玉、荀子等人的作品可視爲集部文獻,但先秦時期,六藝盛行,諸子争鳴,時人并不以文章著稱於世,故雖有集部之實,然作品較少。漢魏六朝時期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文學觀念、體裁、理論等方面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對後世産生了深遠影響,個人文集在這一時期大量涌現,是集部文獻濫觴、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唐代以後,集部文獻數量衆多,文體更爲豐富,已經成爲出版和學術領域整理、研究的重點。相比於對先秦及唐以後集部文獻的關注程度,目前出版和學術領域對漢魏六朝時期集部文獻的重視并不够充分,且大多集中於一文選》《文心雕龍》及二陸、陶淵明、三謝建安七子一等重要文獻和重要作者。與其他古代文獻一樣,集部文獻的散佚情况也比較嚴重。然而,由於明清學人的努力,也有大量佚籍被重新輯出。從總體上來看,明清學者對集部文獻的輯佚成果,以漢魏六朝時期最爲豐富,兼有宋玉、荀子等先秦佚文。因此,本叢刊側重於收録先秦和漢魏六朝時期的集部輯佚文獻,以期有益於學者的相關研究和利用。
     
    據《隋書·經籍志》著録,先秦至六朝時期的别集共八百八十六部,然因乛年代遷徙,亦頗遺散一,其中乛亡書占將近一半。一宋史·藝文志一著録的漢魏六朝别集數量幾乎衹有一隋書·經籍志一的十之一二。歷史上關於書籍散佚曾有過乛五厄一乛十厄一的記載,漢魏六朝別集的散佚與南北朝至五代時期的歷次戴亂有很大關係。而且,這些别集受當時書寫方式與書寫材料的影響,并不易傳寫和保存。與經、史、子相比,別集産生之前,基本上是散篇單行,故此集部文獻多爲單篇彙輯,各篇目之間的關聯并不密切,這也是造成集部文獻散佚的重要原因。當然,先秦至六朝文風、文體的變化,也可能使某些集部文獻受到冷落,進而出現散佚的情况。此後,唐人對漢魏六朝的文學評價不高,唐代文學的繁榮與《文選》等總集的流行,使得漢六朝別集缺乏成長的空間。而宋人認爲文學應當以教化爲主,對漢魏六朝文風有微辭,故對别集的散佚也没有給予足够的重視。宋人整理刊印四部典籍數量很多,但漢魏六朝别集衹有徐民瞻輯《晋一一俊文集》及曹植、陶淵明等數種。
     
    明代中後期,復古之風興起,受好奇好异的治學觀念影響,學者和文人開始重視漢魏文獻,整理輯佚的風氣漸盛,出現了幾種漢魏六朝别集叢書,如《漢魏諸名家集》(汪士賢)《八代文抄》(李賓)、《六朝詩集》《薛應名家集》(張溥)等。另外,還有葉紹泰輯一增定魏六朝别解一等,也收録有别集。也有幾種别集經過明人的纂輯初步形成,如黄省曾輯一嵇中散集一十卷、沈啓原輯一沈隱侯集一四卷、楊德周輯《彙刻建安七子集》等。這些輯佚成果大多是在典籍亡佚後,明人搜集遺文佚句重新編成的,不僅在内容上力圖搜亡輯佚,而且嘗試恢復典籍原本的篇目結構。
     
    在明代諸多成果的基礎上,清代以及近代學者的輯胅多有增訂和校勘。清人輯佚叢書的內容雖多以經、史、子爲主,但也不乏輯佚校勘漢魏别集的成果,如卓爾堪輯《三家詩》、胡鳳丹輯《六朝四家全集》、姚培謙輯《陶謝詩集》,其中嚴可均輯一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一即是其集大成者。可以説,在漢魏别集的整理方面,明人有搜輯之功,清人多校勘之力。近人丁福保輯的《漢魏六朝名家集初刻》以及黃節注《漢魏六朝詩六種》,也非常有價值。
     
    在充分利用前人豐富輯佚成果的基礎上,一集部輯佚文獻彙編一依據一四庫全書一的排序方式,參考孫啓治、陳建華二位先生《古佚書輯本目録冖附考證一》的搜輯成果,將自宋代以來特别是明清文人學者輯佚整理的先秦及漢魏六朝時期的別集、詩文評文獻彙編爲一帙,努力做到有章可循,搜輯力求完備。同時,對所據文獻底本僅作搜輯分類,影印出版,并製作書目索引,既保持了文獻的文本原貌,又便於翻檢使用,極大地方便讀者檢索查閱,可以爲我們研究先秦漢魏六朝的歷史、文學、語言、哲學等提供豐富的資料。
     
    明人張燮《宋大夫集序》中寫道:乛周之季也,人以道術争鳴,故諸子獨著而文苑闕焉。一雖然其表述不一定全面,但説明了先秦時期集部文獻的特點,即此時的集部文獻并不豐富。而且,從一漢書·藝文志一的著録來看,此時的集部文獻以詩賦爲主,且根據名、書名可以看出其文體,~詩賦略一中的一屈原賦一即是其中的代表。後來,劃向將屈原、宋玉等人的乛楚辭一彙輯爲一編,形成一楚辭一一書,其文體仍比較單一。…楚辭一以後的其他别集、總集,或以作者名爲書名,或彙輯多人,單從書名已經不能看出其文體特點。以漢代賈誼爲例,《漢書·藝文志》中的《六藝略》載賈誼文五十八篇,即《新書》,後列人子部儒家類。其中《詩賦略》又載《賈誼賦》七篇。《隋書·經籍志》注稱有《賈誼集》四卷,衹録一卷,後亡。《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以及《崇文總目》并載《賈誼集》二卷。《七十二家集》收録的《賈長沙集》收録賈誼的賦、騷、疏十二首及《過秦論》。
     
    如果要較爲集中全面地瞭解漢魏六朝時期的文學發展,梁昭明太子蕭統所纂《文選》是現存漢魏六朝作品比較多的一部總集,所收各類文體極爲富,且多選佳作。同時,魏晋南北朝時期是別集發展的重要階段,各種別集也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漢魏六朝别集的出現和發展,與魏晋南北朝時期文獻的豐富、新文體大量涌現有關,如僅《文心雕龍》中論述到的文體就有二十多種。這一時期個人文集的大量形成與政治、學術風氣的轉變也有很大關係。魏晋南北朝時期,文人與學者開始分離,兩者之問有了顯著的區別文人以乛能文爲本』,重視文章的章法與語言上的形式美;學者則以乛立意爲宗,重視乛文道一體希望文章能爲聖人、爲自己立言傳道。這種分離促進了此時作者如林的盛况和文集的繁富。在文體漸備的情况下,當時文人中普遍存在一種觀點,即文集衹爲載文,如《顏氏家訓·勉學》就認爲乛文集衹有詩賦銘誄,豈當論經書事乎一?明清學者在輯佚漢魏六朝別集時,也認爲乛集中所載皆詩賦文章,若經翼史裁子書稗説,聽其別爲單行,不敢混收明張燮《七十二家集·凡例》。别集之外,諸家著書非文體者,概不編人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叙》一。
     
    由此可見,漢魏六朝别集保存了當時文人的各類文體的作品,收録的文體形式更爲豐富,包括詩、賦、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等。按照傳統習慣,這些文體大多符合别集的體例,但按現代學術發展及學科分類的標準來看,則不限於文學方面,其中有些文獻可以爲我們提供一些晢學、史學等方面的參考資料。
     
    如當前學者對魏晋南北朝時期的史論的研究,集中於史書、史家、論贊等資料,但別集中也有一些內容通過評論人物表達歷史觀和價值觀,如曹植一漢二祖優劣論一、諸葛亮…論光武一、梁元帝~衆論一、沈約一辯聖論)(七賢論》《均聖論》等。又如一史記·梁孝王世家一中記載梁孝王的兔園,一正義一引…括地志一云:乛兔園在宋州宋城縣東南十里。葛洪一西京雜記一云乛梁孝王苑中有落猨岩、栖龍岫、雁池、鶴洲、鳧島。諸官觀相連,奇果佳樹,瑰禽异獸,靡不畢備亠。俗人言梁孝王竹園也衹有一些泛泛的描述。一枚乘集一中載有一篇一菟園賦一,後人或疑爲僞作,但其中描寫的菟園景象,比一西京雜記一更爲生動,可以豐富我們對史實的認識。乂如漢魏六朝别集中録有大量碑銘,可以補充相關文獻并校訂文字。不過有的已非原貎,有的屬於僞托,有的是作者誤植,在引用時需要加以甄别。當然,鑒於漢魏六朝别集多屬吉光片羽,有一些輯本爲了乛彙輯一的需要,并未完全按照別集的體例,而是將部分經部、史部、子部作品置人别集中,所收內容雖較爲可觀,然稍顯駁雜。如一隋書·經籍志一有蔡邕《月令章句》十二卷,已佚,有王謨、馬國翰、黄奭、臧庸、葉德輝諸家輯本,但一蔡中郎集一卷十又收《明堂月令論》。南朝梁裴子野有一宋略一一一十卷,已佚,其文散見於一通典)(建康實録文苑英華一一資治通一等唐宋文獻中,清人嚴可均《全梁文》卷五十三有輯本,當人史部。
     
    宋代以來學者對漢魏六朝别集的輯佚和整理,其資料來源基本爲正史、類書以及一文選一等總集這些典籍大多數我們今天都可以見到,故漢魏六朝別集中的很多内容衹是將正史、類書及總集中的相關資料進行遴選歸類,按照編纂别集的一定原則和體例,編輯成帙。因此,大多數漢魏六朝别集輯本在文本校勘、史料發現方面并没有太多更新的内容。但是,由於漢魏六朝别集收人的作品年代久遠,傳寫整理過程中會存在异本。
     
    《藝文類聚》所引不明出處,僅作乛漢晁錯上書曰一。兩書此處文本的差异,或許是在傳寫過程中産生的异本。這種差异并不足以起到改寫史實的作用,但也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即我們今天見到的漢魏六朝時期的傳世文本,應當存在更爲原始的文本或者多個异本。我們今天很少能見到漢魏六朝文獻的原始文本,其他的异本也很難見到,大多數漢魏六朝文獻我們衹能見到經過後人整理的文本。我們也很少遇到漢魏六朝文獻的原始文本與傳世文本并存的情况,即使有一些通過考古發掘整理的漢魏六朝文獻的原始文本,與傳世文本也有一定差别。因此,我們在對漢媿六朝文獻進行整理和利用時,除了可將原始文本與傳世文本進行比較,還可以從各類典籍的引用資料中,得到一些有價值的內容。
     
    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傳世漢魏六朝別集十分有限,要瞭解和利用相關文本,不得不借助於明清時期關於漢魏六朝別集的輯佚成果。但是,以後人所輯較爲完備一曹子建集)(蔡中郎集一而言,輯本也分别衹有原書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這些成果的整理需要做一些搜輯、辨析、校勘、標點、注釋的工作,纔能使之更便於學者利用。當前,關於漢魏六朝别集的整理成果,多局限於建安文學建安七子及一些名著。除此之外,如禰衡、邯鄲淳、吴質、繁欽、楊修等人的著作也應當加以整理。一集部輯佚文獻彙編一的收録比較全面,可以爲當前漢魏六朝別集的整理提供文本校勘的參考。同時,各家所輯內容除了篇目數量上有差别之外,在文本上有個別不同,需要將諸家輯本進行彙輯,去除重複,查遺補缺,使之形成較爲完備的版本。
     
    《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著録的漢魏六朝時期經、史、子典籍雖然亡佚嚴重,但經過宋代以後歷代學者的盡力搜輯,輯本的數量和内容已經相當可觀。不過,與典籍的原始文本相比,現有輯本的內容仍然支離零碎,不僅原書的篇目結構很難保全,其文本也多隻亠一曰片語。與此相比,漢魏六朝别集的形成,即是對作者各類作品的編輯,其編纂過程有一定的原則和體例。而且,這些作品除了被收録於別集之外,還比較完整地存在於正史、類書及…文選一等總集中因此、明清學者在輯佚整理集部文獻時,一方面可以較爲完整地輯録作品原文,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别集形成的一些原則和體例,一定程度上恢復原書的概貌。這種恢復的程度有待於重新評價,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對各家輯本的彙編、比較、辨析,再結合歷史學、文獻學、文學、語言學等方面的資料,作出更加符合乛原始一的判斷清人嚴可均編輯一全上古三代秦漢一一一國六朝文一時指出,漢魏六朝别集中存在舊本和輯本的區别其中舊本爲宋代流傳至清代的版本,其文本有一定的淵源,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文獻,如一蔡邕集)(阮籍集)(嵇康集)(陸雲集)(陶潛集)(鮑照集一一江淹集一七種。輯本則由明人重新編輯,雖然文本内容較爲豐富,但所輯多有不足不過,所謂舊本雖然較爲原始,但大多仍屬於六朝、唐宋人重輯本,與漢魏六朝乃至唐寫本有一定差別。後人據此可以窺見該別集的一些舊痕迹,至於更詳細的内容還有待更爲原始的資料。
     
     
     
     
     
     
     
     
     
     
     
     
     
     
     
     
     
     
     
     
    《集部辑佚文献汇编》部分目录:
     
    001
     
    荀卿(周)荀况撰 (清)严可均辑
    宋大夫集三卷附录一卷(周)宋玉撰(明)张燮辑
    宋玉文抄一卷(周)宋玉撰(明)李宾辑
    宋玉(周)宋玉撰(清)严可均辑
    汉(一)
    贾长沙集三卷附录一卷(汉)贾谊撰(明)张燮辑
    贾长沙集(汉)贾谊撰(明)叶绍泰辑
    贾谊(汉)贾谊撰(清)严可均辑
    贾太傅文一卷(汉)贾谊撰(清)夏献云校
    晁错(汉)晁错撰(清)严可均辑
    枚乘(汉)枚乘撰(清)严可均辑
    枚叔集一卷(汉)枚乘撰(清)丁晏辑 段朝端校
    002
    汉(二)
    枚叔集一卷(汉)枚乘撰
    枚乘(汉)枚乘撰 丁福保辑
    淮南王安(汉)刘安撰(明)冯惟讷辑
    淮南王安(汉)刘安撰(清)严可均辑
    淮南王安(汉)刘安撰 丁福保辑
    司马相如(汉)司马相如撰(明)冯惟讷辑
    司马长卿集一卷(汉)司马相如撰
    司马文园集二卷附录一卷(汉)司马相如撰(明)张燮辑
    司马长卿文抄一卷(汉)司马相如撰(明)李宾辑
    司马相如(汉)司马相如撰(清)严可均辑
    司马长卿集二卷(汉)司马相如撰
    司马相如(汉)司马相如撰 丁福保辑
    孔臧(汉)孔臧撰(清)严可均辑
    董仲舒集一卷(汉)董仲舒撰
    董胶西集二卷附录一卷(汉)董仲舒撰(明)张燮辑
    董子文集一卷(汉)董仲舒撰
    董胶西集(汉)董仲舒撰(明)叶绍泰辑
    003
    汉(三)
    董仲舒文抄一卷(汉)董仲舒撰(明)李宾辑
    董仲舒(汉)董仲舒撰(清)严可均辑
    东方朔(汉)东方朔撰(明)冯惟讷辑
    东方先生集一卷(汉)东方朔撰
    东方大中集二卷附录一卷(汉)东方朔撰(明)张燮辑
    东方曼倩文抄一卷(汉)东方朔撰(明)李宾辑
    东方朔(汉)东方朔撰(清)严可均辑
    东方朔(汉)东方朔撰 丁福保辑
    武帝(汉)武帝刘彻撰(明)冯惟讷辑
    武帝(汉)武帝刘彻撰(清)严可均辑
    武帝(汉)武帝刘彻撰 丁福保辑
    司马迁(汉)司马迁撰(清)严可均辑
    司马子长集一卷(汉)司马迁撰
    李陵(汉)李陵撰(明)冯惟讷辑
    李陵(汉)李陵撰(清)严可均辑
    李陵(汉)李陵撰 丁福保辑
    王谏议集二卷附录一卷(汉)王褒撰(明)张燮辑
    王褒(汉)王褒撰(清)严可均辑
    004
    汉(四)
    魏相(汉)魏相撰(清)严可均辑
    张敞(汉)张敞撰(清)严可均辑
    韦玄成(汉)韦玄成撰(明)冯惟讷辑
    韦玄成(汉)韦玄成撰(清)严可均辑
    韦玄成(汉)韦玄成撰 丁福保辑
    班婕妤(汉)班婕妤撰(明)冯惟讷辑
    班婕妤(汉)班婕妤撰(清)严可均辑
    班婕妤(汉)班婕妤撰 丁福保辑
    谷永(汉)谷永撰(清)严可均辑
    刘子政集(汉)刘向撰(明)叶绍泰辑
    刘向(汉)刘向撰(清)严可均辑
    陈汤(汉)陈汤撰(清)严可均辑
    李寻(汉)李寻撰(清)严可均辑
    息夫躬(汉)息夫躬撰(明)冯惟讷辑
    息夫躬(汉)息夫躬撰(清)严可均辑
    杜邺(汉)杜邺撰(清)严可均辑
    唐林(汉)唐林撰(清)严可均辑
    师丹(汉)师丹撰(清)严可均辑
    扬子云集六卷(卷一-三)(汉)扬雄撰(明)郑朴辑
    005
    汉(五)
    扬子云集六卷(卷四-六)(汉)扬雄撰(明)郑朴辑
    扬子云集三卷(汉)扬雄撰
    扬侍郎集五卷附录一卷(汉)扬雄撰(明)张燮辑
    扬侍郎集(汉)扬雄撰(明)叶绍泰辑
    扬子云文抄一卷(汉)扬雄撰(明)李宾辑
    006
    汉(六)
    扬雄(汉)扬雄撰(清)严可均辑
    扬子云集四卷(汉)扬雄撰
    刘子骏集(汉)刘歆撰(明)叶绍泰辑
    刘歆(汉)刘歆撰(清)严可均辑
    崔篆(汉)崔篆撰(清)严可均辑
    桓谭(汉)桓谭撰(清)严可均辑
    朱勃(汉)朱勃撰(清)严可均辑
    陈元(汉)陈元撰(清)严可均辑
    冯曲阳集二卷附录一卷(汉)冯衍撰(明)张燮辑
    冯衍(汉)冯衍撰(清)严可均辑
    冯曲阳集一卷(汉)冯衍撰 张鹏一校补
    班彪(汉)班彪撰(清)严可均辑
    叔皮集一卷(汉)班彪撰 张鹏一辑
    杜笃(汉)杜笃撰(清)严可均辑
    东平宪王苍(汉)刘苍撰(明)冯惟讷辑
    东平王苍(汉)刘苍撰(清)严可均辑
    东平宪王苍(汉)刘苍撰 丁福保辑
    傅毅(汉)傅毅撰(明)冯惟讷辑
    傅毅(汉)傅毅撰(清)严可均辑
    傅毅(汉)傅毅撰 丁福保辑
    傅司马集一卷(汉)傅毅撰 张鹏一辑
    007
    汉(七)
    班固(汉)班固撰(明)冯惟讷辑
    班兰台集四卷附录一卷(汉)班固撰(明)张变辑
    班兰台集(汉)班固撰(明)叶绍泰辑
    班孟坚文抄一卷(汉)班固撰(明)李宾辑
    班固(汉)班固撰(清)严可均辑
    班孟坚集三卷(汉)班固撰
    班固(汉)班固撰 丁福保辑
    兰台集一卷(汉)班固撰 张鹏一校补
    崔骃(汉)崔骃撰(明)冯惟讷辑
    崔亭伯集(汉)崔骃撰(明)叶绍泰辑
    崔骃(汉)崔骃撰(清)严可均辑
    崔骃(汉)崔骃撰 丁福保辑
    班昭(汉)班昭撰(清)严可均辑
    曹大家集一卷(汉)班昭撰 张鹏一辑
    贾逵(汉)贾逵撰(清)严可均辑
    刘騊駼(汉)刘騊駼撰(清)严可均辑
    葛龚(汉)葛龚撰(清)严可均辑
    苏顺(汉)苏顺撰(清)严可均辑
    黄香(汉)黄香撰(清)严可均辑
    刘珍(汉)刘珍撰(清)严可均辑
    008
    汉(八)
    王逸(汉)王逸撰(明)冯惟讷辑
    王逸(汉)王逸撰(清)严可均辑
    王叔师集一卷(汉)王逸撰
    王逸(汉)王逸撰 丁福保辑
    李尤(汉)李尤撰(明)冯惟讷辑
    李尤(汉)李尤撰(清)严可均辑
    李尤(汉)李尤撰 丁福保辑
    张衡(汉)张衡撰(明)冯惟讷辑
    张河间集六卷附录一卷(汉)张衡撰(明)张燮辑
    张河间集(汉)张衡撰(明)叶绍泰辑
    张衡(汉)张衡撰(清)严可均辑
    张衡(汉)张衡撰 丁福保辑
    荀侍中集(汉)荀悦撰(明)叶绍泰辑
    荀悦(汉)荀悦撰(清)严可均辑
    崔琦(汉)崔琦撰(清)严可均辑
    崔瑗(汉)崔瑗撰(清)严可均辑
    张纲(汉)张纲撰(清)严可均辑
    窦章(汉)窦章撰(清)严可均辑
    李固(汉)李固撰(清)严可均辑
    王延寿(汉)王延寿撰(清)严可均辑
    桓麟(汉)桓麟撰(明)冯惟讷辑
    桓麟(汉)桓麟撰(清)严可均辑
    桓麟(汉)桓麟撰 丁福保辑
    崔寔(汉)崔寔撰(清)严可均辑
    边韶(汉)边韶撰(清)严可均辑
    张升(汉)张升撰(清)严可均辑
    侯瑾(汉)侯瑾撰(清)严可均辑
    秦嘉(汉)秦嘉撰(明)冯惟讷辑
    秦嘉(汉)秦嘉撰(清)严可均辑
    秦嘉(汉)秦嘉撰 丁福保辑
    009
    汉(九)
    徐淑(汉)徐淑撰(明)冯惟讷辑
    徐淑(汉)徐淑撰(清)严可均辑
    徐淑(汉)徐淑撰 丁福保辑
    朱穆(汉)朱穆撰(明)冯惟讷辑
    朱穆(汉)朱穆撰(清)严可均辑
    朱穆(汉)朱穆撰 丁福保辑
    马融(汉)马融撰(清)严可均辑
    延笃(汉)延笃撰(清)严可均辑
    胡广(汉)胡广撰(清)严可均辑
    皇甫规(汉)皇甫规撰(清)严可均辑
    皇甫司农集一卷(汉)皇甫规撰(清)张澍辑
    郦炎(汉)郦炎撰(明)冯惟讷辑
    郦炎(汉)郦炎撰(清)严可均辑
    郦炎(汉)郦炎撰 丁福保辑
    刘陶(汉)刘陶撰(清)严可均辑
    刘梁(汉)刘梁撰(清)严可均辑
    张超(汉)张超撰(清)严可均辑
    张奂(汉)张奂撰(清)严可均辑
    张太常集一卷(汉)张奂撰(清)张澍辑
    高彪(汉)高彪撰(明)冯惟讷辑
    高彪(汉)高彪撰(清)严可均辑
    赵一(汉)赵一撰(明)冯惟讷辑
    赵一(汉)赵一撰(清)严可均辑
    赵一(汉)赵一撰 丁福保辑
    赵计吏集一卷(汉)赵一撰 张鹏一辑
    荀爽(汉)荀爽撰(清)严可均辑
    卢子干逸文(汉)卢植撰(清)臧琳辑
    卢植(汉)卢植撰(清)严可均辑
    廉品(汉)廉品撰(清)严可均辑
    新刊蔡中郎文集十卷外传一卷(汉)蔡邕撰
    蔡邕(汉)蔡邕撰(明)冯惟讷辑
    010
    汉(十)
    蔡中郎集八卷(汉)蔡邕撰
    蔡中良集十二卷附录一卷(卷一-七)(汉)蔡邕撰(明)张燮辑
    011
    汉(十一)
    蔡中郎集十二卷附录一卷(卷八-十二 附录)(汉)蔡邕撰(明)张燮辑
    蔡中郎集(汉)蔡邕撰(明)叶绍泰辑
    蔡中郎文抄一卷(汉)蔡邕撰(明)李宾辑
    蔡中郎文集八卷外传一卷(汉)蔡邕撰 徐鸿宝校
    012
    汉(十二)
    蔡邕(汉)蔡邕撰(清)严可均辑
    蔡中郎集十九卷(汉)蔡邕撰
    013
    汉(十三)
    蔡中郎集十卷外纪一卷外集四卷列传一卷年表一卷(汉)蔡邕撰(清)高均儒校
    014
    汉(十四)
    校蔡中郎文集疏证十卷外集疏证一卷蔡中郎文集补一卷(清)吴志忠撰并辑
    蔡中郎文集十卷外传一卷(卷一-五)(汉)蔡邕撰
    015
    汉(十五)
    蔡中郎文集十卷外传一卷(卷六-十 外传)(汉)蔡邕撰
    蔡中郎文集十二卷(汉)蔡邕撰
    蔡邕(汉)蔡邕撰 丁福保辑
    士孙瑞(汉)士孙瑞撰(清)严可均辑
    应劭(汉)应劭撰(清)严可均辑
    郑司农集一卷(汉)郑玄撰
    郑玄(汉)郑玄撰(清)严可均辑
    郑康成集一卷(汉)郑玄撰
    孔融(汉)孔融撰(明)冯惟讷辑
    孔少府集二卷附录一卷(汉)孔融撰(明)张燮辑
    孔少府集(汉)孔融撰(明)叶绍泰辑
    孔融(汉)孔融撰(清)严可均辑
    孔北海集一卷(汉)孔融撰
    孔文举集一卷(汉)孔融撰
    孔融(汉)孔融撰 丁福保辑
    016
    汉(十六)
    张纮(汉)张纮撰(清)严可均辑
    阮瑀(汉)阮瑀撰(明)冯惟讷辑
    阮元瑜集(汉)阮瑀撰(明)叶绍泰辑
    阮元瑜集二卷(汉)阮瑀撰(明)杨德周辑(清)陈朝辅增订
    阮瑀(汉)阮瑀撰(清)严可均辑
    阮元瑜集一卷(汉)阮瑀撰
    阮瑀(汉)阮瑀撰 丁福保辑
    路粹(汉)路粹撰(清)严可均辑
    潘勖(汉)潘勖撰(清)严可均辑
    杨修(汉)杨修撰(清)严可均辑
    王粲(汉)王粲撰(明)冯惟讷辑
    王侍中集三卷附绿一卷(汉)王粲撰(明)张燮辑
    王侍中集(汉)王粲撰(明)叶绍泰辑
    王仲宣集四卷(汉)王粲撰(明)杨德周辑(清)陈朝辅增订
    王仲宣文抄一卷(汉)王粲撰(明)李宾辑
    王粲(汉)王粲撰(清)严可均辑
    王仲宣集三卷(汉)王粲撰
    王粲(汉)王粲撰 丁福保辑
    应瑒(汉)应瑒撰(明)冯惟讷辑
    应德琏集二卷(汉)应瑒撰(明)杨德周辑(清)陈朝辅增订
    应瑒(汉)应瑒撰(清)严可均辑
    应德琏集一卷(汉)应瑒撰
    应瑒(汉)应瑒撰 丁福保辑
    017
    汉(十七)
    陈琳(汉)陈琳撰(明)冯惟讷辑
    陈记室集集二卷附录一卷(汉)陈琳撰(明)张燮辑
    陈记室集(汉)陈琳撰(明)叶绍泰辑
    陈孔璋集二卷(汉)陈琳撰(明)杨德周辑(清)陈朝辅增订
    陈琳(汉)陈琳撰(清)严可均辑
    陈孔璋集一卷(汉)陈琳撰(清)丁晏辑 段朝端补
    陈孔璋集一卷(汉)陈琳撰
    陈琳(汉)陈琳撰 丁福保辑
    刘桢(汉)刘桢撰(明)冯惟讷辑
    刘公干集二卷(汉)刘桢撰(明)杨德周辑(清)陈朝辅增订
    刘桢(汉)刘桢撰(清)严可均辑
    刘公干集一卷(汉)刘桢撰
    刘桢(汉)刘桢撰 丁福保辑
    徐干(汉)徐干撰(明)冯惟讷辑
    徐伟长集六卷(汉)徐干撰(明)杨德周辑(清)陈朝辅增订
    徐干(汉)徐干撰(清)严可均辑
    徐伟长集一卷(汉)徐干撰
    徐干(汉)徐干撰 丁福保辑
    繁钦(汉)繁钦撰(明)冯惟讷辑
    繁钦(汉)繁钦撰(清)严可均辑
    繁钦(汉)繁钦撰 丁福保辑
    018
    汉(十八)
    襧衡(汉)襧衡撰(清)严可均辑
    傅干(汉)傅干撰(清)严可均辑
    傅干佚文(汉)傅干撰 张鹏一辑
    曹操(汉)曹操撰(明)冯惟讷辑
    魏武帝集五卷附录一卷(汉)曹操撰(明)张燮辑
    魏武帝集(汉)曹操撰(明)叶绍泰辑
    魏武帝文抄一卷(汉)曹操撰(明)李宾辑
    武帝(汉)曹操撰(清)严可均辑
    魏武帝集四卷(汉)曹操撰
    曹操(汉)曹操撰 丁福保辑
    蔡琰(汉)蔡琰撰(明)冯惟讷辑
    蔡琰(汉)蔡琰撰 丁福保辑
    丁仪(汉)丁仪撰(清)严可均辑
    丁廙(汉)丁廙撰(清)严可均辑
    梁鸿(汉)梁鸿撰(明)冯惟讷辑
    梁鸿(汉)梁鸿撰(清)严可均辑
    梁鸿(汉)梁鸿撰 丁福保辑
    019
    三国(一)
    袁涣(三国魏)袁涣撰(清)严可均辑
    王修(三国魏)王修撰(清)严可均辑
    刘廙(三国魏)刘廙撰(清)严可均辑
    文帝(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明)冯惟讷辑
    魏文帝集十卷附录一卷(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明)张燮辑
    魏文帝集(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明)叶绍泰辑
    魏文帝文抄一卷(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明)李宾辑
    文帝(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清)严可均辑
    020
    三国(二)
    魏文帝集六卷(三国魏)文帝曹丕撰
    文帝(三国魏)文帝曹丕撰 丁福保辑
    傅巽(三国魏)傅巽撰(清)严可均辑
    傅巽佚文(三国魏)傅巽撰 张鹏一辑
    殷褒(三国魏)殷褒撰(清)严可均辑
    邯郸淳(三国魏)邯郸淳撰(明)冯惟讷辑
    邯郸淳(三国魏)邯郸淳撰(清)严可均辑
    邯郸淳(三国魏)邯郸淳撰 丁福保辑
    王象(三国魏)王象撰(清)严可均辑
    王朗(三国魏)王朗撰(清)严可均辑
    锺毓(三国魏)锺毓撰(清)严可均辑
    吴质(三国魏)吴质撰(明)冯惟讷辑
    吴质(三国魏)吴质撰(清)严可均辑
    吴质(三国魏)吴质撰 丁福保辑
    华歆(三国魏)华歆撰(清)严可均辑
    曹子建文集十卷(三国魏)曹植撰
    021
    三国(三)
    曹子建集十卷(三国魏)曹植撰
    曹子建集十卷疑字音释一卷(三国魏)曹植撰
    022
    三国(四)
    陈思王集十卷(三国魏)曹植撰
    陈思王集十卷(三国魏)曹植撰
    陈思王集十卷附录一卷(卷一-二)(三国魏)曹植撰
    023
    三国(五)
    陈思王集十卷附录一卷(卷三-十附录)(三国魏)曹植撰
    陈思王集四卷(三国魏)曹植撰
    陈思王植(三国魏)曹植撰(明)冯惟讷辑
    曹子建集(三国魏)曹植撰
    陈思王集(三国魏)曹植撰(明)叶绍泰辑
    024
    三国(六)
    曹子建文抄一卷(三国魏)曹植撰(明)李宾辑
    魏曹子建集二卷(三国魏)曹植撰(清)卓尔堪等辑
    陈王植(三国魏)曹植撰(清)严可均辑
    曹子建集十卷叙录一卷年谱一卷补遗一卷(卷一-六)(三国魏)曹植撰(清)朱绪曾辑
    025
    三国(七)
    曹子建集十卷叙录一卷年谱一卷补遗一卷(卷七-十 叙录 年谱 补遗)(三国魏)曹植撰(清)
    朱绪曾辑
    曹集铨评十卷逸文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卷一-四)(清)丁晏撰
    026
    三国(八)
    曹集铨评十卷逸文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卷五-十 逸文 年谱 附录)(清)丁晏撰
    陈思王植 曹植撰 丁福保辑
    曹子建诗笺二卷 古直撰
    曹子建诗笺定本四卷 古直撰
    027
    三国(九)
    陈群(三国魏)陈群撰(清)严可均辑
    明帝(三国魏)明帝曹叡撰(明)冯惟讷辑
    明帝(三国魏)明帝曹叡撰(清)严可均辑
    明帝(三国魏)明帝曹叡撰 丁福保辑
    高堂隆(三国魏)高堂隆撰(清)严可均辑
    杜挚(三国魏)杜挚撰(明)冯惟讷辑
    杜挚(三国魏)杜挚撰(清)严可均辑
    杜挚(三国魏)杜挚撰 丁福保辑
    李康(三国魏)李康撰(清)严可均辑
    管宁(三国魏)管宁撰(清)严可均辑
    刘劭(三国魏)刘劭撰(清)严可均辑
    缪袭(三国魏)缪袭撰(明)冯惟讷辑
    缪袭(三国魏)缪袭撰(清)严可均辑
    缪袭(三国魏)缪袭撰 丁福保辑
    夏侯惠(三国魏)夏侯惠撰(清)严可均辑
    桓范(三国魏)桓范撰(清)严可均辑
    曹羲(三国魏)曹羲撰(清)严可均辑
    王弼(三国魏)王弼撰(清)严可均辑
    司马懿(三国魏)司马懿撰(明)冯惟讷辑
    宣帝(三国魏)司马懿撰(清)严可均辑
    司马懿(三国魏)司马懿撰 丁福保辑
    何晏(三国魏)何晏撰(明)冯惟讷辑
    何晏(三国魏)何晏撰(清)严可均辑
    何晏(三国魏)何晏撰 丁福保辑
    韦诞(三国魏)韦诞撰(清)严可均辑
    麋元(三国魏)麋元撰(清)岩可均辑
    卞兰(三国魏)卞兰撰(清)严可均辑
    应璩(三国魏)应璩撰(明)冯惟讷辑
    应休琏集(三国魏)应璩撰(明)叶绍泰辑
    应璩(三国魏)应璩撰(清)严可均辑
    应璩(三国魏)应璩撰 丁福保辑
    应瑗(三国魏)应瑗撰(明)冯惟讷辑
    应瑗(三国魏)应瑗撰(清)严可均辑
    应瑷(三国魏)应瑗撰 丁福保辑
    夏侯玄(三国魏)夏侯玄撰(清)严可均辑
    程晓(三国魏)程晓撰(明)冯惟讷辑
    程晓(三国魏)程晓撰(清)严可均辑
    程晓(三国魏)程晓撰 丁福保辑
    傅嘏(三国魏)傅嘏撰(清)严可均辑
    傅嘏佚文(三国魏)傅嘏撰 张鹏一辑
    毋丘俭(三国魏)毋丘俭撰(明)冯惟讷辑
    毋丘俭(三国魏)毋丘俭撰(清)严可均辑
    毋丘俭(三国魏)毋丘俭撰 丁福保辑
    王肃(三国魏)王肃撰(清)严可均辑
    王昶(三国魏)王昶撰(清)严可均辑
    高贵乡公(三国魏)曹髦撰(清)严可均辑
    孙该(三国魏)孙该撰(清)严可均辑
    嵇中散集十卷(卷一-四)(三国魏)嵇康撰
    028
    三国(十)
    嵇中散集十卷(卷五-十)(三国魏)嵇康撰
    嵇中散集十卷(三国魏)嵇康撰(明)黄省曾辑
    嵇中散集十卷(三国魏)嵇康撰(明)黄省曾辑
    嵇中散集十卷(卷一-二)(三国魏)嵇康撰
    029
    三国(十一)
    嵇中散集十卷(卷三-十)(三国魏)嵇康撰
    嵇中散集一卷(三国魏)嵇康撰
    嵇康(三国魏)嵇康撰(明)冯惟讷辑
    嵇中散集(三国魏)嵇康撰
    嵇中散集六卷附录一卷(三国魏)嵇康撰(明)张燮辑
    嵇中散集(三国魏)嵇康撰
    嵇中散集(三国魏)嵇康撰(明)叶绍泰辑
    030
    三国(十二)
    嵇叔夜文抄一卷(三国魏)嵇康撰(明)李宾辑
    嵇康(三国魏)(清)严可均辑
    嵇中散集九卷(三国魏)嵇康撰
    嵇中散集佚文一卷(三国魏)嵇康撰(清)王仁俊辑
    嵇叔夜集七卷(三国魏)嵇康撰
    嵇康(三国魏)嵇康撰 丁福保辑
    吕安(三国魏)吕安撰(清)严可均辑
    阮嗣宗集二卷(三国魏)阮籍撰
    031
    三国(十三)
    阮嗣宗集四卷(三国魏)阮籍撰
    阮嗣宗集三卷(三国魏)阮籍撰
    阮籍(三国魏)阮籍撰(明)冯惟讷辑
    阮步兵集五卷附录一卷(三国魏)阮籍撰(明)张燮辑
    阮嗣宗集二卷(三国魏)阮籍撰
    032
    三国(十四)
    阮嗣宗集(三国魏)阮籍撰
    阮步兵集(三国魏)阮籍撰(明)叶绍泰辑
    阮嗣宗集二卷(三国魏)阮籍撰
    阮嗣宗文抄一卷(三国魏)阮籍撰(明)李宾辑
    嗣宗咏怀诗注四卷(清)蒋师爚撰
    阮籍(三国魏)阮籍撰(清)严可均辑
    阮嗣宗集四卷(三国魏)阮籍撰
    033
    三国(十五)
    阮籍(三国魏)阮籍撰 丁福保辑
    阮嗣宗咏怀诗笺定本一卷 古直撰
    锺会(三国魏)锺会撰(清)严可均辑
    文帝(三国魏)司马昭撰(清)严可均辑
    许靖(三国蜀)许靖撰(清)严可均辑
    孟达(三国蜀)孟达撰(清)严可均辑
    蜀丞相诸葛亮文集六卷存三卷(三国蜀)诸葛亮撰
    蜀丞相诸葛孔明文集六卷(三国蜀)诸葛亮撰
    诸葛亮(三国蜀)诸葛亮撰(明)冯惟讷辑
    诸葛丞相集二卷附录一卷(三国蜀)诸葛亮撰(明)张燮辑
     
    034
    三国(十六)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集二十一卷(卷一-十六)(三国蜀)诸葛亮撰(明)诸葛羲基辑
    035
    三国(十七)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集二十一卷(卷十七-二十一)(三国蜀)诸葛亮撰(明)诸葛羲基辑
    诸葛武侯集(三国蜀)诸葛亮撰(明)叶绍泰辑
    诸葛孔明文抄一卷(三国蜀)诸葛亮撰(明)李宾辑
    诸葛武侯集四卷首一卷(三国蜀)诸葛亮撰(清)朱璘辑
    036
    三国(十八)
    忠武志八卷(卷一-六)(三国蜀)诸葛亮撰(清)张鹏翮辑
    037
    三国(十九)
    忠武志八卷(卷七-八)(三国蜀)诸葛亮撰(清)张鹏翮辑
    忠武志十卷(卷一-五)(三国蜀)诸葛亮撰(清)张鹏翮辑
    038
    三国(二十)
    忠武志十卷(卷六-十)(三国蜀)诸葛亮撰(清)张鹏翮辑
    诸葛亮(三国蜀)诸葛亮撰(清)严可均辑
    诸葛忠武侯文集六卷首一卷(卷首-三)(三国蜀)诸葛亮撰(清)张澍辑(清)刘质慧校
    039
    三国(二十一)
    诸葛忠武侯文集六卷首一卷(卷四-六)(三国蜀)诸葛亮撰(清)张澍辑(清)刘质慧校
    诸葛武侯文集四卷(三国蜀)诸葛亮撰(清)张伯行辑
    武侯全书二十卷首一卷(卷首-一)(三国蜀)诸葛亮撰(清)赵承恩辑
    040
    三国(二十二)
    武侯全书二十卷首一卷(卷二-十)(三国蜀)诸葛亮撰(清)赵承恩辑
    041
    三国(二十三)
    武侯全书二十卷首一卷(卷十一-十八)(三国蜀)诸葛亮撰(清)赵承恩辑
    042
    三国(二十四)
    武侯全书二十卷首一卷(卷十九-二十)(三国蜀)诸葛亮撰(清)赵承恩辑
    诸葛亮(三国蜀)诸葛亮撰 丁福保辑
    虞翻(三国吴)虞翻撰(清)严可均辑
    骆统(三国吴)骆统撰(清)严可均辑
    暨艳(三国吴)暨艳撰(清)严可均辑
    张温(三国吴)张温撰(清)严可均辑
    薛综(三国吴)薛综撰(清)严可均辑
    胡综(三国吴)胡综撰(清)严可均辑
    谢承(三国吴)谢承撰(清)严可均辑
    纪隲(三国吴)纪隲撰(清)严可均辑
    姚信(三国吴)姚信撰(清)严可均辑
    陆凯(三国吴)陆凯撰(清)严可均辑
    韦昭(三国吴)韦昭撰(明)冯惟讷辑
    韦昭(三国吴)韦昭撰(清)严可均辑
    韦昭(三国吴)韦昭撰 丁福保辑
    华覈(三国吴)华覈撰(清)严可均辑
    陆景(三国吴)陆景撰(清)严可均辑
    闵鸿(三国吴)闵鸿撰(清)严可均辑
    张俨(三国吴)张俨撰(清)严可均辑
    晋(一)
    王沈(晋)王沈撰(清)严可均辑
    何桢(晋)何桢撰(清)严可均辑
    向秀(晋)向秀撰(清)严可均辑
    袁准(晋)袁准撰(清)严可均辑
    程咸(晋)程成撰(清)严可均辑
    嵇喜(晋)嵇喜撰(明)冯惟讷辑
    嵇喜(晋)嵇喜撰 丁福保辑
    孙毓(晋)孙毓撰(清)严可均辑
    杨泉(晋)杨泉撰(清)严可均辑
    殷巨(晋)殷巨撰(清)严可均辑
    阮种(晋)阮种撰(清)严可均辑
    应贞(晋)应贞撰(明)冯惟讷辑
    应贞(晋)应贞撰(清)严可均辑
    应贞(晋)应贞撰 丁福保辑
    裴秀(晋)裴秀撰(明)冯惟讷辑
    裴秀(晋)裴秀撰(清)严可均辑
    裴秀(晋)裴秀撰 丁福保辑
    成公绥(晋)成公绥撰(明)冯惟讷辑
    成公绥(晋)成公绥撰(清)严可均辑
    成公绥(晋)成公绥撰 丁福保辑
    庾峻(晋)庾峻撰(清)严可均辑
    庾儵(晋)庾儵撰(清)严可均辑
    羊祜(晋)羊祜撰(清)严可均辑
    卢钦(晋)卢钦撰(清)严可均辑
    郄正(晋)郄正撰(清)严可均辑
    傅玄(晋)傅玄撰(明)冯惟讷辑
    傅鹑觚集六卷附录一卷(卷一-二)(晋)傅玄撰(明)张燮辑
    043
    晋(二)
    傅鹑觚集六卷附录一卷(卷三-六 附录)(晋)傅玄撰(明)张燮辑
    傅玄(晋)傅玄撰(清)严可均辑
    晋司隶校尉傅玄集三卷(晋)傅玄撰 叶德辉辑
    傅玄(晋)傅玄撰 丁福保辑
    鹑觚集二卷(晋)傅玄撰(清)李光廷辑(清)方濬师增补 张鹏一校补
    044
    晋(三)
    张载(晋)张载撰(明)冯惟讷辑
    张载(晋)张载撰(清)严可均辑
    张载(晋)张载撰 丁福保辑
    江伟(晋)江伟撰(明)冯惟讷辑
    江伟(晋)江伟撰(清)严可均辑
    江伟(晋)江伟撰 丁福保辑
    宣舒(晋)宣舒撰(清)严可均辑
    文立(晋)文立撰(清)严可均辑
    薛莹(晋)薛莹撰(明)冯惟讷辑
    薛莹(晋)薛莹撰(清)严可均辑
    薛莹(晋)薛莹撰 丁福保辑
    贾充(晋)贾充撰(明)冯惟讷辑
    贾充(晋)贾充撰(清)严可均辑
    贾充(晋)贾充撰 丁福保辑
    皇甫谧(晋)皇甫谧撰(明)冯惟讷辑
    皇甫谧(晋)皇甫谧撰(清)严可均辑
    元晏先生集二卷附录一卷(晋)皇甫谧撰
    皇甫谧(晋)皇甫谧撰 丁福保辑
    山涛(晋)山涛撰(清)严可均辑
    齐王攸(晋)司马攸撰(清)严可均辑
    盛彦(晋)盛彦撰(清)严可均辑
    杨义(晋)杨又撰(清)严可均辑
    杜征南集(晋)杜预撰(明)叶绍泰辑
    杜预(晋)杜预撰(清)严可均辑
    枣据(晋)枣据撰(明)冯惟讷辑
    枣据(晋)枣据撰(清)严可均辑
    枣据(晋)枣据撰 丁福保辑
    刘宝(晋)刘宝撰(清)严可均辑
    王濬(晋)王濬撰(明)冯惟讷辑
    王濬(晋)王濬撰(清)严可均辑
    王濬(晋)王濬撰 丁福保辑
    束皙(晋)束皙撰(明)冯惟讷辑
    束皙(晋)束皙撰(清)严可均辑
    束晳(晋)束皙撰 丁福保辑
    张敏(晋)张敏撰(清)严可均辑
    左思(晋)左思撰(明)冯惟讷辑
    左思(晋)左思撰(清)严可均辑
    左太冲集(晋)左思撰
    左思(晋)左思撰 丁福保辑
    左贵嫔(晋)左芬撰(明)冯惟讷辑
    左九嫔(晋)左芬撰(清)严可均辑
    左贵嫔(晋)左芬撰 丁福保辑
    夏靖(晋)夏靖撰 丁福保辑
    刘毅(晋)刘毅撰(清)严可均辑
    李密(晋)李密撰(明)冯惟讷辑
    李密(晋)李密撰(清)严可均辑
    李密(晋)李密撰 丁福保辑
    虞溥(晋)虞溥撰(清)严可均辑
    曹志(晋)曹志撰(清)严可均辑
    荀勖(晋)荀勖撰(明)冯惟讷辑
    荀勖(晋)荀勖撰(清)严可均辑
    荀勖(晋)荀勖撰 丁福保辑
    夏侯湛(晋)夏侯湛撰(明)(明)冯惟讷辑
    夏侯常侍集二卷附录一卷(晋)夏侯湛撰(明)张燮辑
    045
    晋(四)
    夏侯湛(晋)夏侯湛撰(清)严可均辑
    夏侯湛(晋)夏侯湛撰 丁福保辑
    卫恒(晋)卫恒撰(清)严可均辑
    孙楚(晋)孙楚撰(明)冯惟讷辑
    孙冯翊集二卷附录一卷(晋)孙楚撰(明)张燮辑
    孙楚(晋)孙楚撰(清)严可均辑
    孙楚(晋)孙楚撰 丁福保辑
    阎缵(晋)阎缵撰(清)严可均辑
    华峤(晋)华峤撰(清)严可均辑
    傅咸(晋)傅咸撰(明)冯惟讷辑
    傅中丞集四卷附录一卷(晋)傅咸撰(明)张燮辑
    傅咸(晋)傅咸撰(清)严可均辑
    傅咸(晋)傅咸撰 丁福保辑
    中丞集一卷(晋)傅咸撰 张鹏一校补
    夏侯淳(晋)夏侯淳撰(清)严可均辑
    蔡洪(晋)蔡洪撰(清)严可均辑
    刘颂(晋)刘颂撰(清)严可均辑
    胡济(晋)胡济撰(清)严可均辑
    张悛(晋)张悛撰(清)严可均辑
    张浚(晋)张浚撰(清)严可均辑
    王浑(晋)王浑撰(清)严可均辑
    卢播(晋)卢播撰(清)严可均辑
    应硕(晋)应硕撰(清)严可均辑
    锺琰(晋)锺琰撰(清)严可均辑
    邹湛(晋)邹湛撰(清)严可均辑
    046
    晋(五)
    张华(晋)张华撰(明)冯惟讷辑
    张华(晋)张华撰(清)严可均辑
    张司空集一卷(晋)张华撰
    张华(晋)张华撰 丁福保辑
    欧阳建(晋)欧阳建撰(明)冯惟讷辑
    欧阳建(晋)欧阳建撰(清)严可均辑
    欧阳建(晋)欧阳建撰 丁福保辑
    谢衡(晋)谢衡撰(清)严可均辑
    潘岳(晋)潘岳撰(明)冯惟讷辑
    潘黄集六卷(晋)潘岳撰
    潘黄门集六卷附录一卷(晋)潘岳撰(明)张燮辑
    潘黄门集(晋)潘岳撰
    潘黄门集(晋)潘岳撰(明)叶绍泰辑
    潘安仁文抄一卷(晋)潘岳撰(明)李宾辑
    047
    晋(六)
    潘岳(晋)潘岳撰(清)严可均辑
    潘安仁集五卷(晋)潘岳撰
    潘岳(晋)潘岳撰 丁福保辑
    裴楷(晋)裴楷撰(清)严可均辑
    张辅(晋)张辅撰(清)严可均辑
    张翰(晋)张翰撰(明)冯惟讷辑
    张翰(晋)张翰撰(清)严可均辑
    张翰(晋)张翰撰 丁福保辑
    陆冲(晋)陆冲撰(明)冯惟讷辑
    陆冲(晋)陆冲撰(清)严可均辑
    陆冲(晋)陆冲撰 丁福保辑
    蔡充(晋)蔡充撰(清)严可均辑
    李重(晋)李重撰(清)严可均辑
    吴商(晋)吴商撰(清)严可均辑
    仲长敖(晋)仲长敖撰(清)严可均辑
    牵秀(晋)牵秀撰(清)严可均辑
    裴頠(晋)裴頠撰(清)严可均辑
    石崇(晋)石崇撰(明)冯惟讷辑
    石崇(晋)石崇撰(清)严可均辑
    石崇(晋)石崇撰 丁福保辑
    何劭(晋)何劭撰(明)冯惟讷辑
    何劭(晋)何劭撰(清)严可均辑
    何劭(晋)何劭撰 丁福保辑
    卞粹(晋)卞粹撰(清)严可均辑
    索靖(晋)索靖撰(清)严可均辑
    陆士衡集十卷(晋)陆机撰
    陆士衡集十卷 (卷一-二)(晋)陆机撰
    048
    晋(七)
    陆士衡集十卷(卷三-十)(晋)陆机撰
    陆士衡集七卷(晋)陆机撰
    陆机(晋)陆机撰(明)冯惟讷辑
    陆平原集八卷附录一卷(卷一-五)(晋)陆机撰(明)张燮辑
    049
    晋(八)
    陆平原集八卷附录一卷(卷六-八)(晋)陆机撰(明)张燮辑
    陆士衡集(晋)陆机撰
    陆平原集(晋)陆机撰(明)叶绍泰辑
    陆士衡文抄一卷(晋)陆机撰(明)李宾辑
    陆机(晋)陆机撰(清)严可均辑
    (陆士衡集)逸文(晋)陆机撰(清)钱培名辑
    陆士衡集佚文一卷(晋)陆机撰(清)王仁俊辑
    陆机(晋)陆机撰 丁福保辑
    陆士衡诗注四卷 郝立权撰
    050 (晋)(九)
    陆士龙文集十卷(晋)陆云撰
    陆士龙文集十卷(晋)陆云撰
    陆士龙集十卷(卷一-二)(晋)陆云撰
     
    051
    晋(十)
    陆士龙集十卷(卷三-十)(晋)陆云撰
    陆士龙集四卷(晋)陆云撰
    陆云(晋)陆云撰(明)冯惟讷辑
    陆清河集八卷附录一卷(卷一-五)(晋)陆云撰(明)张燮辑
    052
    晋(十一)
    陆清河集八卷附录一卷(卷六-八附录)(晋)陆云撰(明)张燮辑
    陆士龙文抄一卷(晋)陆云撰(明)李宾辑
    陆云(晋)陆云撰(清)严可均辑
    陆云(晋)陆云撰 丁福保辑
    孙拯(晋)孙拯撰(明)冯惟讷辑
    孙承(晋)孙拯撰(清)严可均辑
    孙拯(晋)孙拯撰 丁福保辑
    嵇绍(晋)嵇绍撰(明)冯惟讷辑
    嵇绍(晋)嵇绍撰(清)严可均辑
    嵇绍(晋)嵇绍撰 丁福保辑
    孙惠(晋)孙惠撰(清)严可均辑
    郑曼季(晋)郑丰撰(明)冯惟讷辑
    郑丰(晋)郑丰撰(清)严可均辑
    郑丰(晋)郑丰撰 丁福保辑
    刘弘(晋)刘弘撰(清)严可均辑
    司马彪(晋)司马彪撰(明)冯惟讷辑
    司马彪(晋)司马彪撰(清)严可均辑
    司马彪(晋)司马彪撰 丁福保辑
    嵇含(晋)嵇含撰(明)冯惟讷辑
    嵇含(晋)嵇含撰(清)严可均辑
    嵇含(晋)嵇含撰 丁福保辑
    曹摅(晋)曹摅撰(明)冯惟讷辑
    曹摅(晋)曹摅撰(清)严可均辑
    曹摅(晋)曹摅撰 丁福保辑
    江统(晋)江统撰(清)严可均辑
    闾丘冲(晋)闾丘冲撰(明)冯惟讷辑
    闾丘冲(晋)闾丘冲撰(清)严可均辑
    闾丘冲(晋)闾丘冲撰 丁福保辑
    张协(晋)张协撰(明)冯惟讷辑
    张协(晋)张协撰(清)严可均辑
    张协(晋)张协撰 丁福保辑
    王赞(晋)王赞撰(明)冯惟讷辑
    王赞(晋)王赞撰(清)严可均辑
    王赞(晋)王赞撰 丁福保辑
    王旷(晋)王旷撰(清)严可均辑
    王浚(晋)王浚撰(明)冯惟讷辑
    王浚(晋)王浚撰 丁福保辑
    刘寔(晋)刘寔撰(清)严可均辑
    阮修(晋)阮修撰(明)冯惟讷辑
    阮修(晋)阮修撰(清)严可均辑
    阮修(晋)阮修撰 丁福保辑
    裴邈(晋)裴邈撰(清)严可均辑
    枣腆(晋)枣腆撰(明)冯惟讷辑
    枣腆(晋)枣腆撰 丁福保辑
    傅畅(晋)傅畅撰(清)严可均辑
    杜育(晋)杜育撰(明)冯惟讷辑
    杜育(晋)杜育撰(清)严可均辑
    杜育(晋)杜育撰 丁福保辑
    枣嵩(晋)枣嵩撰 丁福保辑
    挚虞(晋)挚虞撰(明)冯惟讷辑
    挚虞(晋)挚虞撰(清)严可均辑
    挚虞(晋)挚虞撰 丁福保辑
    挚太常文集一卷(晋)挚虞撰 张鹏一校补
    053
    晋(十二)
    王济(晋)王济撰(明)冯惟讷辑
    王济(晋)王济撰(清)严可均辑
    王济(晋)王济撰 丁福保辑
    潘尼(晋)潘尼撰(明)冯惟讷辑
    潘太常集二卷(晋)潘尼撰(明)张燮辑
    潘尼(晋)潘尼撰(清)严可均辑
    潘尼(晋)潘尼撰 丁福保辑
    庾敳(晋)庾敳撰(清)严可均辑
    山简(晋)山简撰(清)严可均辑
    顾荣(晋)顾荣撰(清)严可均辑
    阮瞻(晋)阮瞻撰(清)严可均辑
    郭象(晋)郭象撰(清)严可均辑
    刘琨(晋)刘琨撰(明)冯惟讷辑
    刘越石集(晋)刘琨撰(明)叶绍泰辑
    刘琨(晋)刘琨撰(清)严可均辑
    刘琨(晋)刘琨撰 丁福保辑
    贺循(晋)贺循撰(清)严可均辑
    贾彬(晋)贾彬撰(清)严可均辑
    卫展(晋)卫展撰(清)严可均辑
    王鉴(晋)王鉴撰(明)冯惟讷辑
    王鉴(晋)王鉴撰(清)严可均辑
    王鉴(晋)王鉴撰 丁福保辑
    周嵩(晋)周嵩撰(清)严可均辑
    熊远(晋)熊远撰(清)严可均辑
    干宝(晋)干宝撰(清)严可均辑
    干宝(晋)干宝撰 丁福保辑
    傅纯(晋)傅纯撰(清)严可均辑
    谷俭(晋)谷俭撰(清)严可均辑
    谷俭集一卷(晋)谷俭撰(清)陈运溶辑
    荀组(晋)荀组撰(清)严可均辑
    周顗(晋)周顗撰(清)严可均辑
    王廙(晋)王廙撰(清)严可均辑
    谢琨(晋)谢琨撰(清)严可均辑
    华谭(晋)华谭撰(清)严可均辑
    杨方(晋)杨方撰(明)冯惟讷辑
    杨方(晋)杨方撰(清)严可均辑
    杨方(晋)杨方撰 丁福保辑
    明帝(晋)明帝司马绍撰(清)严可均辑
    王敦(晋)王敦撰(清)严可均辑
    郭璞(晋)郭璞撰(明)冯惟讷辑
    郭弘农集二卷附录一卷(晋)郭璞撰(明)张燮辑
    郭弘农集(晋)郭璞撰(明)叶绍泰辑
    郭璞(晋)郭璞撰(清)严可均辑
    郭景纯集二卷(晋)郭璞撰
    郭璞(晋)郭璞撰 丁福保辑
    戴邈(晋)戴邈撰(清)严可均辑
    王隐(晋)王隐撰(清)严可均辑
    刘隗(晋)刘隗撰(清)严可均辑
    曹毗(晋)曹毗撰(明)冯惟讷辑
    曹毗(晋)曹毗撰(清)严可均辑
    曹毗(晋)曹毗撰 丁福保辑
    刘超(晋)刘超撰(清)严可均辑
    054
    晋(十三)
    张闓(晋)张闓撰(清)严可均辑
    卞壶(晋)卞壶撰(清)严可均辑
    诸葛恢(晋)诸葛恢撰(清)严可均辑
    荀崧(晋)荀崧撰(清)严可均辑
    温峤(晋)温峤撰(清)严可均辑
    梅陶(晋)梅陶撰(明)冯惟讷辑
    梅陶(晋)梅陶撰(清)严可均辑
    梅陶(晋)梅陶撰 丁福保辑
    葛洪(晋)葛洪撰(明)冯惟讷辑
    葛洪(晋)葛洪撰(清)严可均辑
    葛洪(晋)葛洪撰 丁福保辑
    王导(晋)王导撰(清)严可均辑
    孙盛(晋)孙盛撰(清)严可均辑
    沈充(晋)沈充撰(清)严可均辑
    锺雅(晋)锺雅撰(清)严可均辑
    虞预(晋)虞预撰(清)严可均辑
    应詹(晋)应詹撰(清)严可均辑
    李充(晋)李充撰(明)冯惟讷辑
    李充(晋)李充撰(清)严可均辑
    李充(晋)李充撰 丁福保辑
    范坚(晋)范坚撰(清)严可均辑
    陶侃(晋)陶侃撰(清)严可均辑
    王愆期(晋)王愆期撰(清)严可均辑
    孔坦(晋)孔坦撰(清)严可均辑
    郗鉴(晋)郗鉴撰(清)严可均辑
    庾阐(晋)庾阐撰(明)冯惟讷辑
    庾阐(晋)庾阐撰(清)严可均辑
    庾阐(晋)庾阐撰 丁福保辑
    张虞(晋)张虞撰(清)严可均辑
    庾亮(晋)庾亮撰(清)严可均辑
    彭城王纮(晋)司马纮撰(清)严可均辑
    应亨(晋)应亨撰(明)冯惟讷辑
    应亨(晋)应亨撰(清)严可均辑
    应亨(晋)应亨撰 丁福保辑
    谢沈(晋)谢沈撰(清)严可均辑
    庾冰(晋)庾冰撰(清)严可均辑
    庾翼(晋)庾翼撰(清)严可均辑
    何充(晋)何充撰(清)严可均辑
    王濛(晋)王濛撰(清)严可均辑
    刘恢(晋)刘恢撰(明)冯惟讷辑
    刘恢(晋)刘恢撰(清)严可均辑
    刘恢(晋)刘恢撰 丁福保辑
    刘惔(晋)刘惔撰(清)严可均辑
    袁乔(晋)袁乔撰(清)严可均辑
    徐禅(晋)徐禅撰(清)严可均辑
    黄整(晋)黄整撰(清)严可均辑
    刘遐(晋)刘遐撰(清)严可均辑
    张凭(晋)张凭撰(清)严可均辑
    徐彦(晋)徐彦撰(清)严可均辑
    江霦(晋)江霦撰(清)严可均辑
    卢谌(晋)卢谌撰(明)冯惟讷辑
    卢谌(晋)卢谌撰(清)严可均辑
    卢谌(晋)卢谌撰 丁福保辑
    殷融(晋)殷融撰(清)严可均辑
    王洽(晋)王洽撰(清)严可均辑
    谯王无忌(晋)司马无忌撰(清)严可均辑
    顾和(晋)顾和撰(清)严可均辑
    李颙(晋)李颙撰(明)冯惟讷辑
    李颙(晋)李颙撰(清)严可均辑
    李颙(晋)李颙撰 丁福保辑
    蔡谟(晋)蔡谟撰(清)严可均辑
    殷浩(晋)殷浩撰(清)严可均辑
    谢尚(晋)谢尚撰(明)冯惟讷辑
    谢尚(晋)谢尚撰(清)严可均辑
    谢尚(晋)谢尚撰 丁福保辑
    孙放(晋)孙放撰(清)严可均辑
    江逌(晋)江逌撰(明)冯惟讷辑
    江逌(晋)江逌撰(清)严可均辑
    江逌(晋)江逌撰 丁福保辑
    庾统(晋)庾统撰(清)严可均辑
    谢敷(晋)谢敷撰(清)严可均辑
    喻希(晋)喻希撰(清)严可均辑
    谢万(晋)谢万撰(清)严可均辑
    谢万(晋)谢万撰 丁福保辑
    罗含(晋)罗含撰(清)严可均辑
    范汪(晋)范汪撰(清)严可均辑
    支遁集二卷(晋)释支遁撰
    支道林集一卷(晋)释支遁撰
    支遁(晋)释支遁撰(明)冯惟讷辑
    支道林集一卷(晋)释支遁撰
    055
    晋(十四)
    支遁集二卷(晋)释支遁撰
    支遁(晋)释支遁撰(清)严可均辑
    支遁集二卷补遗一卷(晋)释支遁撰(补遗)(清)蒋清翊辑
    支遁(晋)支遁撰 丁福保辑
    王修(晋)王修撰(清)严可均辑
    庾龢(晋)庾龢撰(清)严可均辑
    郗超(晋)郗超撰(清)严可均辑
    郗超(晋)郗超撰 丁福保辑
    王述(晋)王述撰(清)严可均辑
    孔严(晋)孔严撰(清)严可均辑
    王胡之(晋)王胡之撰(清)严可均辑
    王胡之(晋)王胡之撰 丁福保辑
    简文帝(晋)简文帝马司昱撰(清)严可均辑
    桓温(晋)桓温撰(明)冯惟讷辑
    桓温(晋)桓温撰(清)严可均辑
    桓温(晋)桓温撰 丁福保辑
    郑袭(晋)郑袭撰(清)严可均辑
    王坦之(晋)王坦之撰(清)严可均辑
    袁宏(晋)袁宏撰(明)冯惟讷辑
    袁宏(晋)袁宏撰(清)严可均辑
    袁宏(晋)袁宏撰 丁福保辑
    孙绰(晋)孙绰撰(明)冯惟讷辑
    孙廷尉集二卷附录一卷(晋)孙绰撰(明)张燮辑
    孙绰(晋)孙绰撰(清)严可均辑
    孙绰(晋)孙绰撰 丁福保辑
    王彪之(晋)王彪之撰(明)冯惟讷辑
    王彪之(晋)王彪之撰(清)严可均辑
    王彪之(晋)王彪之撰 丁福保辑
    孙统(晋)孙统撰(清)严可均辑
    孙总(晋)孙总撰 丁福保辑
    王右军文抄一卷(晋)王羲之撰(明)李宾辑
    王羲之(晋)王羲之撰(清)严可均辑
    王羲之(晋)王羲之撰 丁福保辑
    056
    晋(十五)
    谢歆(晋)谢歆撰(清)严可均辑
    许询(晋)许询撰(明)冯惟讷辑
    许询(晋)许询撰(清)严可均辑
    许询(晋)许询撰 丁福保辑
    张望(晋)张望撰(明)冯惟讷辑
    张望(晋)张望撰(清)严可均辑
    张望(晋)张望撰 丁福保辑
    韩伯(晋)韩伯撰(清)严可均辑
    苏彦(晋)苏彦撰(明)冯惟讷辑
    苏彦(晋)苏彦撰(清)严可均辑
    苏彦(晋)苏彦撰 丁福保辑
    范宣(晋)范宣撰(清)严可均辑
    庾肃之(晋)庾肃之撰(清)严可均辑
    王忱(晋)王忱撰(清)严可均辑
    陈玢(晋)陈玢撰(清)严可均辑
    郗愔(晋)郗愔撰(清)严可均辑
    习凿齿(晋)习凿齿撰(明)冯惟讷辑
    习凿齿(晋)习凿齿撰(清)严可均辑
    习凿齿(晋)习凿齿撰 丁福保辑
    殷康(晋)殷康撰(清)严可均辑
    谢安(晋)谢安撰(清)严可均辑
    谢安(晋)谢安撰 丁福保辑
    孙嗣(晋)孙嗣撰 丁福保辑
    伏滔(晋)伏滔撰(清)严可均辑
    伏滔(晋)伏滔撰 陈蜚声辑
    殷允(晋)殷允撰(清)严可均辑
    谢玄(晋)谢玄撰(清)严可均辑
    王珉(晋)王珉撰(清)严可均辑
    范弘之(晋)范弘之撰(清)严可均辑
    孔汪(晋)孔汪撰(清)严可均辑
    褚爽(晋)褚爽撰(清)严可均辑
    王肃之(晋)王肃之撰 丁福保辑
    王徽之(晋)王徽之撰(清)严可均辑
    王徽之(晋)王徽之撰 丁福保辑
    王献之(晋)王献之撰(明)冯惟讷辑
    王献之(晋)王献之撰(清)严可均辑
    王献之(晋)王献之撰 丁福保辑
    谢道韫(晋)谢道韫撰(明)冯惟讷辑
    谢道韫(晋)谢道韫撰(清)严可均辑
    谢道韫(晋)谢道韫撰 丁福保辑
    戴逵(晋)戴逵撰(清)严可均辑
    孝武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撰(清)严可均辑
    祖台之(晋)祖台之撰(清)严可均辑
    徐邈(晋)徐貌撰(清)严可均辑
    王恭(晋)王恭撰(清)严可均辑
    殷仲堪(晋)殷仲堪撰(清)严可均辑
    王珣(晋)王珣撰(清)严可均辑
    弘君举(晋)弘君举撰(清)严可均辑
    伏系之(晋)伏系之撰(明)冯惟讷辑
    伏系之(晋)伏系之撰(清)严可均辑
    伏系之(晋)伏系之撰 丁福保辑
    伏系之(晋)伏系之撰 陈蜚声辑
    孔璠之(晋)孔璠之撰(清)严可均辑
    湛方生(晋)湛方生撰(明)冯惟讷辑
    湛方生(晋)湛方生撰(清)严可均辑
    湛方生(晋)湛方生撰 丁福保辑
    卞范之(晋)卞范之撰(清)严可均辑
    袁山松(晋)袁山松撰(明)冯惟讷辑
    袁山松(晋)袁山松撰(清)严可均辑
    袁山松(晋)袁山松撰 丁福保辑
    范宁(晋)范宁撰(清)严可均辑
    会稽王道子(晋)司马道子撰(清)严可均辑
    曾环(晋)曾环撰(清)严可均辑
    顾恺之(晋)顾恺之撰(明)冯惟讷辑
    顾恺之(晋)顾恺之撰(清)严可均辑
    顾恺之(晋)顾恺之撰 丁福保辑
    陶彭泽集五卷附录一卷(晋)陶渊明撰(明)张燮辑
    陶渊明(晋)陶渊明撰(明)冯惟讷辑
    057
    晋(十六)
    陶渊明集(晋)陶渊明撰
    陶潜(晋)陶渊明撰(清)严可均辑
    陶渊明(晋)陶渊明撰 丁福保辑
    陶靖节集十卷(晋)陶渊明撰
    陶彭泽集(晋)陶渊明撰(明)叶绍泰辑
    陶彭泽诗四卷(晋)陶渊明撰
    058
    晋(十七)
    晋陶靖节集四卷(晋)陶渊明撰
    辛昞(晋)辛昞撰(清)严可均辑
    何瑾(晋)何瑾撰(清)严可均辑
    桓玄(晋)桓玄撰(明)冯惟讷辑
    桓玄(晋)桓玄撰(清)严可均辑
    桓玄(晋)桓玄撰 丁福保辑
    刘瑾(晋)刘瑾撰(清)严可均辑
    殷仲文(晋)殷仲文撰(明)冯惟讷辑
    殷仲文(晋)殷仲文撰(清)严可均辑
    殷仲文(晋)殷仲文撰 丁福保辑
    王谧(晋)王谧撰(清)严可均辑
    卞承之(晋)卞承之撰(清)严可均辑
    周袛(晋)周祗撰(清)严可均辑
    殷阐(晋)殷阐撰(清)严可均辑
    卞裕(晋)卞裕撰(明)冯惟讷辑
    卞裕(晋)卞裕撰 丁福保辑
    徐乾(晋)徐乾撰(清)严可均辑
    刘程之(晋)刘程之撰(清)严可均辑
    释昙谛(晋)释昙谛撰(清)严可均辑
    谢混(晋)谢混撰(明)冯惟讷辑
    谢混(晋)谢混撰(清)严可均辑
    谢混(晋)谢混撰 丁福保辑
    羊徽(晋)羊徽撰(清)严可均辑
    羊徽(晋)羊徽撰 丁福保辑
    袁豹(晋)袁豹撰(清)严可均辑
    王诞(晋)王诞撰(清)严可均辑
    释僧肇(晋)释僧肇撰(清)严可均辑
    慧远(晋)释慧远撰(明)冯惟讷辑
    释慧远(晋)释慧远撰(清)严可均辑
    慧远(晋)释慧远撰 丁福保辑
    徐广(晋)徐广撰(清)严可均辑
    周续之(晋)周续之撰(清)严可均辑
    木华(晋)木华撰(清)严可均辑
    陈窈(晋)陈窈撰(清)严可均辑
    陈[王参](晋)[王参]撰(清)严可均辑
    王劭之(晋)王劭之撰(清)严可均辑
    傅充妻辛氏(晋)辛萧撰(清)严可均辑
    辛萧(晋)辛萧撰(清)严可均辑
    辛萧(晋)辛萧撰 丁福保辑
    孙琼(晋)孙琼撰(清)严可均辑
    前凉
    张骏(前凉)张骏撰(明)冯惟讷辑
    张骏(前凉)张骏撰(清)严可均辑
    张骏(前凉)张骏撰 丁福保辑
    谢艾(前凉)谢艾撰(清)严可均辑
    后赵
    王度(后赵)王度撰(清)严可均辑
    前秦
    王猛(前秦)王猛撰(清)严可均辑
    南朝宋
    孔欣(南朝宋)孔欣撰(明)冯惟讷辑
    孔欣(南朝宋)孔欣撰(清)严可均辑
    孔欣(南朝宋)孔欣撰 丁福保辑
    卞伯玉(南朝宋)卞伯玉撰(明)冯惟讷辑
    卞伯玉(南朝宋)卞伯玉撰(清)严可均辑
    卞伯玉(南朝宋)卞伯玉撰 丁福保辑
    伍缉之(南朝宋)伍缉之撰(明)冯惟讷辑
    伍缉之(南朝宋)伍缉之撰(清)严可均辑
    伍缉之(南朝宋)伍缉之撰 丁福保辑
    虞繁(南朝宋)虞繁撰(清)严可均
    张野(南朝宋)张野撰(清)严可均辑
    谢瞻(南朝宋)谢瞻撰(明)冯惟讷辑
    谢瞻(南朝宋)谢瞻撰(清)严可均辑
    谢瞻(南朝宋)谢瞻撰 丁福保辑
    武帝(南朝宋)武帝刘裕撰(清)严可均辑
    孔琳之(南朝宋)孔琳之撰(清)严可均辑
    蔡廓(南朝宋)蔡廓撰(清)严可均辑
    孔宁子(南朝宋)孔宁子撰(明)冯惟讷辑
    孔宁子(南朝宋)孔宁子撰(清)严可均辑
    孔宁子(南朝宋)孔宁子撰 丁福保辑
    何长瑜(南朝宋)何长瑜撰(明)冯惟讷辑
    何长瑜(南朝宋)何长瑜撰(清)严可均辑
    何长瑜(南朝宋)何长瑜撰 丁福保辑
    王叔之(南朝宋)王叔之撰(明)冯惟讷辑
    王叔之(南朝宋)王叔之撰(清)严可均辑
    王叔之(南朝宋)王叔之撰 丁福保辑
    傅亮(南朝宋)傅亮撰(明)冯惟讷辑
    傅亮(南朝宋)傅亮撰(清)严可均辑
    傅光禄集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南朝宋)傅亮撰(清)傅以礼辑
    傅亮(南朝宋)傅亮撰 丁福保辑
    059
    南朝宋(二)
    郑鲜之(南朝宋)郑鲜之撰(明)冯惟讷辑
    郑鲜之(南朝宋)郑鲜之撰(清)严可均辑
    郑鲜之(南朝宋)郑鲜之撰 丁福保辑
    颜测(南朝宋)颜测撰(清)严可均辑
    范泰(南朝宋)范泰撰(明)冯惟讷辑
    范泰(南朝宋)范泰撰(清)严可均辑
    范泰(南朝宋)范泰撰 丁福保辑
    荀昶(南朝宋)荀昶撰(明)冯惟讷辑
    荀昶(南朝宋)荀昶撰 丁福保辑
    王昙首(南朝宋)王昙首撰(清)严可均辑
    谢惠连集一卷(南朝宋)谢惠连撰
    谢惠连(南朝宋)谢惠连撰
    谢惠连(南朝宋)谢惠连撰(明)冯惟讷辑
    谢惠连集一卷(南朝宋)谢惠连撰
    谢法曹集二卷附录一卷(南朝宋)谢惠连撰(明)张燮辑
    谢法曹诗二卷(南朝宋)谢惠连撰
    谢法曹诗二卷(南朝宋)谢惠连撰
    谢惠连(南朝宋)谢惠连撰(清)严可均辑
    谢法曹集二卷(南朝宋)谢惠连撰
    谢惠连(南朝宋)谢惠连撰 丁福保辑
    谢元(南朝宋)谢元撰(清)严可均辑
    张镜(南朝宋)张镜撰(清)严可均辑
    孙康(南朝宋)孙康撰(清)严可均辑
    释慧琳(南朝宋)释慧琳撰(清)严可均辑
    王弘(南朝宋)王弘撰(清)严可均辑
    羊欣(南朝宋)羊欣撰(清)严可均辑
    谢康乐集一卷(南朝宋)谢灵运撰
    谢灵运(南朝宋)谢灵运撰
    谢灵运(南朝宋)谢灵运撰(明)冯惟讷辑
    谢康乐集八卷附录一卷(卷一-三)(南朝宋)谢灵运撰(明)张燮辑
    060
    南朝宋(三)
    谢康乐集八卷附录一卷(卷四-八 附录)(南朝宋)谢灵运撰(明)张燮辑
    谢康乐集四卷(南朝宋)谢灵运撰
    康乐集四卷(南朝宋)谢灵运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