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彩陶 全1册 2018彩图高清
¥4.00價格
黄河彩陶 全1册 2018彩图高清
黄河彩陶 全1册 2018彩图高清
《黄河彩陶》PDF电子书全1册,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出版。黄河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分布跨度长、幅员广的。作为黄河文明序章中辉煌的彩陶艺术,是万里黄河流经的五色土地的共同奉献。编写《黄河彩陶》这本图书,旨在较全面地反映黄河流域远古彩陶绚丽多彩的面貌,展现黄河彩陶辉煌的艺术成就。《黄河彩陶》出版说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滔滔河水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款款入海。大浪淘沙,滔滔不绝的河水带走了星移斗转的历史;沉泥积淀,孕育了辉煌千古的彩陶。黄河用黄色来冠名,以汹涌澎湃的黄色河水区别于其他河流。中国人自古就尊崇黄色,认为黄色是中土之正色。而黄河的色彩来自它流过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巍然屹立,横跨黄河中段,它是世界上最广袤、最深厚、最纯净的黄土地。黄河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既相依为伴,又肆虐无情。黄河从内蒙古托克托急转南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将黄土高原直劈为二,水流浩荡湍急,泥沙俱下,河水每立方米平均含沙量高达37.7公斤,河流黄色汹涌,大河因此被赋予黄河之称。但黄河赐予黄土高原更多的恩惠。黄河在黄土高原的山间地带,冲积出一条东西向的长达700多公里的沃土带,成为远古时期中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之一。渭河是黄河最长的支流,位于黄土高原西南麓,横贯甘肃东部和关中平原。这条平阔坦荡的河流,在黄河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黄十高原地带、以滑河河谷为最宽。由于经常性的洪水泛滥,渭河两岸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土,不仅为农耕提供了肥美的土壤,而且为制作陶器提供了优质的陶土。这里的土质疏松,纯净无杂质,润如橙黄色粉糕,质地细腻而具有柔韧性。这一方充满了灵气的黄土地,成为彩陶的故乡。陶器是原始社会划时代的发明,制陶是人类第一次通过化学和物理变化来改变物质性能的创造性的活动。在相对密封的氛围中,土器经过炽火持续的焙炼,升华成致密坚硬的陶器。黄河流域最初的陶器造型与葫芦有着不解之缘。在陶器产生前,人们用葫芦及其各部分来做器皿。距今8000年左右的大地湾文化的陶器,主要以模具敷泥法制成,大多数的造型脱胎于葫芦器。制陶者又从枝条编成篮筐的方法获得灵感,用泥条盘筑法制陶,摆脱了模式的束缚,拓展了陶器造型的空间。人们从用手盘筑泥条发展到依靠陶轮的旋转来盘筑泥条,运用陶轮制作的陶器具有均匀对称的美感。黄河流域彩陶的烧制,从露烧到窑烧,又从横穴式窑发展到竖穴式窑、陶器的烧成温度愈来愈高。陶质从夹细砂陶发展为细泥红陶和橙黄色陶,为陶器上的彩绘纹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居住在渭河流域的人们,最早掌握了在陶器上烧制彩色纹样的技术。他们用赤铁矿研磨成的赭红色,鲜如热血,令人兴奋,成了首选的彩陶颜料。继而又用铁和锰为着色元素,制成微带褐色的黑颜料,醒目的黑色成为陶器彩绘的主要色彩。于是黄河流域最早产生了以立体造型与彩绘图案纹样相结合的彩陶。黄河彩陶兴起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制鼎盛的时期。这是传说中冲破蒙昧、开天辟地、氏族剧变、部落纷争、英雄辈出的时代,黄河流域顿时成了耀眼夺目的历史大舞台,绚丽多彩的氏族文化由此升华出文明的曙光。由于氏族社会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氏族或部族以特定的图纹和徽号作为氏族的标志。这在古史传说中有迹可征,如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率领的部族分别以熊、罴、狼、豹、虎、雕、鹖、鹰、鸢等野兽猛禽作为图腾标识。氏族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的,超人的图腾被视作氏族的共同祖先。图腾以氏族成员约定俗成的可感知的形象表现出来时,就成为图腾艺术。早期的图腾纹样多为动物纹样,这与人类最初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活动有关。动物是原始人的食物和皮毛之源,有的动物又是威胁人们生存的猛兽,人们对动物既亲善又敬畏,并视作神明,将具有特异能力的动物作为氏族的保护神,认为是氏族的祖先。黄河流域早期彩陶的图案中,动物纹样较多,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纹样还被人格化了,这类动物纹样可能是氏族的图腾纹样。因此,也可以用图腾纹样来区分不同的氏族。不仅是图腾纹样,从整体上说,原始社会的装饰纹样是氏族共同体外表特征的艺术表现。作为氏族的标志性纹样,装饰在竿头麻布上就成为族旗,装饰在人身上就表明是族的成员,装饰在器皿上就表示是氏族特有的用器。如果以为氏族成员可以随心所欲地在陶器上绘花纹,那就是一种误解。彩陶上图案纹样的题材和造型都是受到严格制约的,彩陶纹样是氏族文化特征的表现,因此典型的彩陶纹样被作为区分原始社会不同文化类型的主要根据。彩陶艺术始终植根于氏族文化的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