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龟兹文化研究 全4册 2007

龟兹文化研究 全4册 2007

¥14.00價格

龟兹文化研究 全4册 2007

  • 龟兹文化研究 全4册 2007

    《龟兹文化研究》PDF电子书全4册,由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张国领、裴孝曾先生主编的这套《龟兹文化研究》从书是展示20世纪龟兹文化研究的集大成,全书16开分四大卷本出版,洋洋400余万字。本书为其中之一册,主要介绍了龟兹的石窟艺术。该书将散见于全国书报刊杂志中有关龟兹文化研究的论文(著)分门别类地选收录其中,是目前国内惟一一部全面展示龟兹文明之大作。既是对20世纪龟兹文化研究之总结,又是对21世纪乃至今后龟兹文化研究的指导并提供参考。

     

    《龟兹文化研究》全目录


    龟兹文化研究 第一册目录:

    20世纪龟兹学研究之集大成(引言)&周菁葆
    龟兹古国文明
    “丝绸之路”与西行行纪考&季羡林
    屈支国考&周连宽
    汉唐龟兹人的内迁及其扩散&钱伯泉
    龟兹回鹘的历史发展&李树辉
    回鹘西迁与安西回鹘国&钱伯泉
    龟兹回鹘国始末&钱伯泉
    北宋时期西州回鹘相关史实考述&田卫疆
    西州回鹘&王日蔚
    龟兹回鹘国与裕固族族源问题研究&钱伯泉
    汉唐时期龟兹经济的几个问题&尚衍斌
    龟兹经济与龟兹文化&朱英荣
    试论中原文化对龟兹文化的影响&朱英荣
    焉耆—龟兹文及其文献&李铁
    唐宋之际龟兹地区的文化转型问题&刘迎胜
    论龟兹白姓&向觉明
    再说龟兹白姓&冯承钧
    《论龟兹白姓》兼答冯承钧先生&向觉明
    《论龟兹白姓》答刘盻遂先生&向觉明
    龟兹白姓和佛教东传&陈世良
    隋唐时期塔里木城邦诸国的社会生活&薛宗正
    古代龟兹服饰述略&尚衍斌
    库车、阿克苏、乌什之古名&〔法〕伯希和 著 冯承钧 译
    龟兹语考&〔法〕烈维 著 冯承钧 译
    龟兹国语及其研究之端绪&〔法〕烈维 著 方壮猷 译
    吐火罗语与库车语&〔法〕伯希和
    龟兹与都护府
    汉代设立使者校尉和西域都护府&任一飞 安瓦尔
    西域都护的建立及西域属国状况&安作璋
    论两汉西域都护府&卢苇
    汉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洪涛
    汉西域都护的建制及其作用&安作璋
    西汉西域都护略论&李大龙
    西汉西域都护所辖诸国考&周振鹤
    关于西域都护与僮仆都尉问题的质疑&刘锡淦
    汉代西域都护府的由来——兼谈郑吉的历史功绩&贾应逸
    唐代安西都护府史略&吴玉贵
    唐代都护府之设置及其变迁&萧初
    安西大都护府历任大都护考略&刘松柏
    唐代的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杨建新 卢苇
    关于安西、北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薛宗正
    唐代碛西二府建制沿革考索&薛宗正
    安西、北庭都护府与唐代西部边疆&林超民
    唐代的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任一飞 安瓦尔
    唐四镇都督府的建制&薛宗正
    唐安西四镇考&张建侯
    唐初复置四镇问题&王文才

     

    龟兹文化研究 第二册目录:

    20世纪龟兹学研究之集大成(引言)&周菁葆
    龟兹佛教文化
    龟兹国之佛教&〔日〕羽溪了谛
    龟兹国之佛教&东初
    龟兹佛教文明&周菁葆
    佛教与龟兹&李进新
    关于佛教初传龟兹&陈世良
    从考古遗存看佛教及传入西域的时间&吴焯
    佛教传入龟兹和焉耆的道路及时间&季羡林
    龟兹佛教与石窟&姚士宏
    魏晋时期西域高僧对汉译佛典的贡献&宋肃瀛
    鸠摩罗什研究概述&桑荣
    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刘国防
    鸠摩罗什与龟兹佛教艺术&丁明夷
    晋长安鸠摩罗什&(梁)慧皎 撰 汤用彤 校注
    鸠摩罗什&郭朋
    鸠摩罗什年表考略&陈世良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汤用彤
    鸠摩罗什对佛教文化的贡献&任继愈
    鸠摩罗什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朴庵
    试论鸠摩罗什的大乘佛学思想&刘元春
    鸠摩罗什彼岸世界的超越历程与此岸世界的复归——从说法龟兹到弘法长安&薛宗正
    鸠摩罗什的“诸法实相”论——据僧肇《注维摩诘经》的罗什译语&杨曾文
    鸠摩罗什与东晋佛玄合流思潮&余敦康
    鸠摩罗什的文化观&王嵘
    鸠摩罗什的译典在比较文学研究上的意义&刘宾
    唐代龟兹僧勿提提羼鱼汉译《十力经》及相关问题&霍旭初
    鸠摩罗什少年时的龟兹石窟&朱英荣
    龟兹石窟艺术
    古龟兹国石窟&常书鸿
    龟兹石窟形成的历史条件&朱英荣
    新疆天山以南的石窟&阎文儒
    龟兹石窟综述&朱英荣
    瑰丽的龟兹石窟&黄剑华
    论龟兹石窟艺术的宗教职能&朱英荣
    龟兹石窟艺术中的人民精神&朱英荣
    龟兹石窟艺术谈片&王嵘
    北朝石窟艺术&金维诺 罗世平
    龟兹石窟艺术的美学评价&朱英荣
    龟兹石窟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朱英荣
    试论龟兹石窟艺术的文化特征&段文耀
    龟兹石窟与印度诸文化&韩翔 朱英荣
    论龟兹石窟中的希腊文化&朱英荣
    论龟兹石窟中的伊朗文化&朱英荣
    试论敦煌石窟艺术和新疆石窟艺术的历史关系&李遇春
    库车石窟壁画&朱英荣
    丹青斑驳 尚存金碧——龟兹石窟壁画艺术欣赏&谭树桐
    新疆石窟寺壁画研究综述&许秀芳
    龟兹石窟壁画中的题材与内容&周菁葆
    龟兹绘画研究&徐建融
    库车的壁画艺术&张光福
    龟兹画与龟兹画派&张俊彦
    古龟兹壁画的艺术特色&谭树桐
    龟兹艺术的风格与成就&金维诺
    龟兹石窟艺术模式&刘锡涛
    龟兹风壁画初探&袁廷鹤
    西域密体画风格探&崔谷平
    龟兹壁画拾零&朱英荣
    龟兹壁画的人体画法&徐建融
    龟兹石窟中的《燃灯佛授记》佛传故事画&苗利辉
    龟兹乾闼婆故事壁画研究&霍旭初
    库车古代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刘松柏
    试析库车石窟壁画中的《天象图》&朱英荣
    龟兹飞天初探&刘增祺
    新疆石窟壁画乐器述略&周菁葆
    龟兹石窟壁画中的西亚乐器&霍旭初
    龟兹菱格画和汉博山炉——丝路艺术因缘的探索&谭树桐
    龟兹石窟的动物画&刘增祺
    龟兹千佛洞花鸟画简论&徐建融
    克孜尔石窟的古寺名&姚士宏
    论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形成的历史条件&朱英荣
    关于克孜尔千佛洞的几个问题&朱英荣
    新疆拜城赫

     

     


    龟兹文化研究 第三册目录:

    20世纪龟兹学研究之集大成(引言)&周菁葆
    龟兹石窟艺术
    克孜尔石窟研究之我见&史晓明
    克孜尔石窟的洞窟分类与石窟寺院的组成&晁华山
    克孜尔部分洞窟阶段划分与年代等问题的初步探索&宿白
    丹青斑驳 千秋壮观——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及分期概述&霍旭初 王建林
    克孜尔石窟分期年代研究综述&赵莉
    克孜尔石窟壁画分期与年代新论补证&Angela F.Howard 著 赵莉 译
    克孜尔石窟壁画年代问题研究史回顾&廖旸
    克孜尔石窟考察与研究世纪回眸&赵莉
    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馆藏部分克孜尔石窟壁画所出洞窟原位与内容&赵莉
    百年前德国探险家勒柯克在克孜尔的自白&〔德〕勒柯克 著 郑宝善 译
    克孜尔石窟艺术模式及其对外影响&霍旭初
    克孜尔石窟壁画画法综考——兼谈西域文化的性质&吴焯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制作过程和表现形式&王征
    克孜尔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与后室的壁画&马世长
    克孜尔石窟刻画图画的内容、作者和时代&吴焯
    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研究&苏伯民 李最雄 马赞峰 李实 马清林
    论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色彩结构&刘永奎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的大乘内容&朱英荣
    密教与克孜尔千佛洞密教画&朱英荣
    克孜尔石窟的佛传壁画&丁明夷 马世长 雄西
    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画的题材种类&姚士宏
    本生故事及其绘画&李铁
    《贤愚经》与克孜尔石窟本缘故事壁画&赵莉
    克孜尔石窟“须摩提女请佛缘”壁画考略&赵莉
    克孜尔石窟涅槃图像的构成&〔日〕宫治昭 著 贾应逸 译
    克孜尔与莫高窟的涅槃经变比较研究&贾应逸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阿阇世王题材壁画&姚士宏
    克孜尔石窟降伏六师外道壁画考析&赵莉
    克孜尔石窟《降魔图》考&霍旭初
    克孜尔石窟壁画裸体问题初探&吴焯
    浅论克孜尔石窟伎乐壁画&霍旭初
    新疆赫色尔千佛洞的动物画&王子云
    克孜尔菱格画的象征意义及其源流&姚士宏
    克孜尔石窟菱格画形式探源&史晓明 张爱红
    库木吐拉石窟初探&晁华山
    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新1号窟&朱英荣
    克孜尔新1号窟试论&许宛音
    克孜尔17号窟壁画艺术特色&贾应逸
    克孜尔38号窟的《天宫伎乐图》&霍旭初
    从43号窟看克孜尔石窟的衰落年代&史晓明 张爱红
    试论克孜尔69号窟的艺术特征&王志兴
    克孜尔110号窟的佛传壁画——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札记之一&丁明夷
    关于克孜尔118号窟《娱乐太子图》&吴焯
    克孜尔175、178号窟题材考释&丁明夷
    千古不谢的艺术繁花——库木吐拉石窟&李丽
    从库木吐拉千佛洞看龟兹壁画的演变&袁廷鹤
    库木吐拉石窟壁画的风格演变与古代龟兹的历史兴衰&吴焯
    库木吐拉石窟寺的《净土变》壁画&刘松柏
    龟兹境内汉人开凿汉僧住持最多的一处石窟——库木吐拉——考察西北石窟工作散
    记之二&阎文儒
    库木吐拉的汉风洞窟&马世长

     


    龟兹文化研究 第四册目录:

    20世纪龟兹学研究之集大成(引言)&周菁葆
    龟兹音乐舞蹈
    试探《西凉乐》民族之源——暨论“变龟兹声为之”&郝毅
    龟兹乐艺术特色初探&周吉
    论“龟兹乐”&周菁葆
    龟兹乐舞初探&激川
    丝路音乐与佛教文化&霍旭初
    乐舞之邦龟兹&黄剑华
    敦煌曲与乐舞及“龟兹乐”&(香港)饶宗颐
    “龟兹乐”与道教&霍旭初
    “龟兹乐”与“木卡姆”&周菁葆
    “龟兹乐”与《十二木卡姆》——为纪念维吾尔族著名音乐家吐尔地·阿洪诞生一
    百周年而作&谷苞
    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与“龟兹乐”是否无关&杜亚雄
    古代“龟兹乐”的巨大贡献及其深远影响——在新疆“丝绸之路”学术讨论会上的
    发言&谷苞
    从古今字谱论“龟兹乐”影响下的民族音乐&潘怀素
    试论“龟兹乐”与“大食乐”的关系&周菁葆
    隋唐龟兹戏剧及其美学特征&钟兴麒
    龟兹壁画中的乐舞形象&霍旭初 王小云
    龟兹舍利盒《乐舞图》&霍旭初
    龟兹舍利盒《乐舞图》文化解读&王嵘
    万里寻得《龟兹舞》——“丝绸之路”上的乐舞之二&董锡玖
    龟兹舞蹈的兴衰&激川
    西域《乞寒舞》&赵世骞
    漫话《狮子舞》——古代龟兹《狮子舞》和凉州《狮子舞》&谷苞
    白明达谱《春莺啭》&赵世骞
    《霓裳》本自龟兹出&赵世骞
    新疆石窟壁画中的乐器考辨&周菁葆
    高调依然在五凉——嘉峪关魏晋墓室及其他相关乐器图像巡礼&牛龙菲
    琵琶溯源&周菁葆
    羯鼓和《耶婆瑟鸡》&赵世骞
    龟兹筚篥的流传及其艺术特色&霍旭初
    西域吹奏乐器之冠——筚篥&李根万
    苏祗婆其人&何昌林
    关于苏祗婆身世的一个假设&杨宪益
    隋唐龟兹音乐家&周菁葆
    苏祗婆与龟兹音乐的东传&王嵘
    古龟兹音阶研究&吕冰
    论西域“五旦”、“七调”&陈应时
    苏祗婆的“五旦”理论&何昌林
    “木卡姆”的调式理论与苏祗婆的“五旦”、“七声”&王曾婉
    龟兹苏祗婆琵琶七调考源&向达
    龟兹琵琶谱研究&钱伯泉
    龟兹文物考古
    新疆考古的发现——库车的调查和发掘&黄文弼
    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库车二堡所得之比尼僧原文(西北科学考察团黄文弼先生摄赠)
    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库车古墓中发现之绢画神像(西北科学考察团黄文弼先生摄赠)
    库车发现的卵石佛像及藏文题刻&刘松柏
    库车古缸综述&刘松柏
    库车新发现的古代铜鼓&刘增祺
    库车铜鼓&刘松柏
    库车出土唐安西官府《事目历》考释&刘安志
    库车发现的银颇罗考&刘松柏 郭慧林
    新疆考古发现的龟兹钱范&张平
    龟兹五铢铸币的发现及其有关问题&张平
    再论龟兹的地方铸币&张平
    龟兹地方铸币及其流通问题的再讨论&张平
    汉龟二体铜钱的发现及其认识&库车文管所
    新疆龟兹钱币的金属学初步研究&潜伟 张平 伊弟利斯
    龟兹文铜钱的类型及相关问题研究&张平 傅明方
    龟兹小铜钱刍议&刘松柏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龟兹铸币&张平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铸地考——兼论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后唐对西域的
    坚守&王永生
    古代龟兹地区矿冶遗址的考察与研究&李肖
    略述龟兹都城问题&黄文弼
    龟兹都城研究&陈世良
    库车唐王城调查&张平
    龟兹国之东西昭怙厘&向达
    龟兹佛寺之研究&韩翔 陈世良
    库车昭怙厘西大寺塔的葬墓&新疆博物馆 库车文管所
    从克孜尔遗址和墓葬看龟兹青铜时代的文化&张平
    唐安西柘厥关故址并有关问题研究&王炳华
    新疆库车玉其吐尔遗址与唐安西柘厥关&王炳华
    唐代龟兹白寺城初考&刘安志
    汉唐龟兹关亭烽燧景观考略&张岩


    《龟兹文化研究》出版了,看着4大卷400余万字的书,忍不住自问:库车县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出版这样一套书的意义何在?  

        所以发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长久以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一直对文化资源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或视而不见,或认识不清。

        要认识文化资源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还得从人的基本需求说起,人的基本需求有两种,一种是物质需求,一种是精神需求。远古时代,人们连基本的物质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根本觉醒不到精神上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产品日渐丰富,人们在吃饱穿暖之余,自然而然地转向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于是,劳累了一天之后,人们开始舞蹈、歌唱,想表达的欲望促使他们思想,文化的种子在先民心中抽出了嫩嫩的绿芽。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创造、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古人在文化领域所创造的一部分东西穿越时间的长河被留了下来,如文物古迹等等,这些文物古迹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是前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财富。

        这笔珍贵的财富来源于人的头脑,属于文化资源的范畴。在新疆,这样的文化资源随处可见:吐鲁番的交河故城、高昌古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楼兰古城、米兰古城等等。还有众多的佛教石窟,如吐鲁番伯孜克里克千佛洞,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姆吐拉石窟等。

        这笔丰厚的文化资源已给新疆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们在加倍珍惜和合理利用这些先祖留下来的文化资源时,也越来越深地在文化资源这个富矿中探到了更加让人欣喜的东西。看到了文化资源有着物质资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首先表现在两者之间不同的物质形态上,物质资源的是有限的,消耗多少就少去多少,且不可再生,如石油、矿山等,开掘到了一定的时候,其原有的存量就会越来越少。而文化资源的本质是脑力劳动产品,是可以无限制开发的。

        其次,从整体上来说,文化资源属于非稀缺资源,因为它产生于人的大脑,许多文化资源都是以无形的观念、知识、信息等方式存在。但物质资源就不同了,在我国,有许多物质资源现在都成了稀缺资源,比如铁矿、铜矿等。

        再次,许多文化资源是不需要成本的,是可以拿来就用的。比如:鲁迅先生在小说《孔乙己》中,形象地描写了落魄文人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吃茴香豆的情景,深入人心。于是,绍兴的大街小巷就出现了许多“咸亨酒店”,而且生意都很好,许多外地人到此,都要到“咸亨酒店”去坐一坐,喝上一两杯酒,吃上几粒茴香豆。商家的生意兴隆,客人的心情舒畅。与其说客人们到此是在消费酒和茴香豆,还不如说他们是在消费一种符号,而这种符号的内涵就是文化。

        这虽是一个小例子,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资源所显示出的魅力,这种魅力可以传承,可以创新,可以产生一种无可比拟的文化效应。而物质资源就不同了,不管你开发任何物质资源,没有成本是绝对不行的。

        在新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抛开名胜古迹不说,单就达坂城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许多年前,王洛宾先生的一曲《达坂城的姑娘》唱响了大江南北,甚至在国外都很有名。因着这首歌的传唱,人们都想到新疆来看一看达坂城的姑娘。于是,当地的旅游业迅速火了起来。达坂城也由一个无人知道的小镇变成了在世界上都小有名气的地方。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资源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许多企业在自己的经济活动中注重引入更多的文化因素,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所谓商品的附加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使用价值之中,用以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文化因素。例如,现在许多人吃饭,不仅仅为了吃饱,还讲究色、香、味、形等;许多人选购衣服,也不再把耐用作为唯一的标准,而是重视美化、大方、飘逸,且能够显示个性的特点等等,这就是人的文化需求的基本反映。人们对于名牌的青睐就表现了他们对于商品中文化含量的重视。名牌的魅力其实是一种文化的魅力。

        如今,一些地方也将拥有的名胜古迹陆续修建、复建,以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说到此,也就理解了库车县之所以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出一套《龟兹文化研究》的初衷了,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了文化资源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充分地认识到了文化资源在不断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仅会成为社会发展、经济振兴的有利条件,而且也会有力地促进文化自身发展。

bottom of page